7月4日,国内电生理龙头微电生理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到2.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287.73万元到6,787.73万元,同比增加37.21%到47.76%。7月4日,国内电生理龙头微电生理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到2.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287.73万元到6,787.73万元,同比增加37.21%到47.7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00.00万元到2,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215.54万相比,将增加人民币1,284.46万元到1,784.46万元,同比增加595.92%到827.89%。
微电生理表示,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公司持续深耕心脏电生理领域,优化产品结构,特别是TrueForce®压力监测射频消融导管、IceMagic®冷冻消融系列产品、FireMagic®微电极射频消融导管等高值耗材销售占比提升,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
微电生理于2010年8月31日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设立,是一家专注于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提供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以精准介入导航为核心的诊断及消融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2022年8月31日,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是全球市场中少数能够同时完成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布局的厂商之一,亦是首个能够提供三维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解决方案的国产厂商,打破了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技术垄断地位。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创新,微电生理在心脏电生理领域实现完整布局。其业务可分为导管类、设备类和其他产品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导管类产品业务可划分为标测类导管、二维消融导管和三维消融导管;设备类产品主要有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灌注泵和冷冻消融系统;其他产品主要是电生理手术中的针和鞘等相关产品,涵盖心脏电生理手术的全过程。
在国内,电生理市场被强生、雅培等国际厂商主导多年,2020年国产电生理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国产化率不足10%,进口厂商具备明显优势。但近年来国产企业不断发力,以微电生理、惠泰医疗、锦江电子等为代表的电生理企业正蓄力争夺更多全国市场份额。2020年,微电生理的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磁电双定位标测系统,标志着国产厂商在心脏电生理高端设备领域首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7月,微电生理推出国产首个压力感应治疗导管,打破进口品牌在相关领域的垄断。2023年8月,公司冷冻消融系列产品率先获批上市,成为国内该领域首个房颤治疗的产品。截至目前,已完成20多个省份的挂网。
在研管线方面,压力脉冲消融导管项目已进入随访阶段;肾动脉消融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次,公司持续推进与Stereotaxis的合作,其核心产品第五代“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磁导航系统”预计2024年将获得NMPA注册批准。
导管类业务是公司目前最大业务板块,2022年,公司导管类、设备类与其他产品三项收入分别为1.66亿元、0.42亿元、0.50亿元,占比分别为63.81%、16.01%、19.11%。而2024年上半年的财报预报告中,微电生理也表示,上半年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多款导管类产品销售大幅上升,例如TrueForce®压力监测射频消融导管、IceMagic®冷冻消融系列产品、FireMagic®微电极射频消融导管等高值耗材销售占比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电生理市场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微电生理表示将持续深耕心脏电生理领域,坚定全球化战略,聚焦“冰与火”系列优势产品,全力进军房颤市场,引领国产电生理手术解决方案的全面推进。
截至2023年底,微电生理的产品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1000余家医院,三维手术累计突破5万例。
但据了解,在医疗器械领域一度有“万物皆可集采”的声音,国产率不足10%的电生理领域被集采、心脏起搏器被集采,在这一赛道内,没有哪个细分赛道绝对安全。当前在我国,电生理赛道纳入集采的有房间隔穿刺鞘、电生理标测导管、射频消融导管、冷冻消融设备及附件、其他相关耗材等,可以说集采覆盖了电生理手术中使用的各种导管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心脏电生理检查和治疗的各种导管,比如用于标测心脏内部电活动的标测导管,以及用于消融异常心肌组织的射频或冷冻消融导管。
在发布2023年年度财报时,微电生理表示,公司2023年整体毛利率为63.07%,较去年降低6.64个百分点,主要系国内集采落地降价所致。但集采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微电生理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例如,微电生理公司在福建27个省份的带量采购中全线中标,冷冻消融系列产品也在京津冀“3+n”电生理集采中全部中标。此外,微电生理在单件采购模式中获得了14个拟中选资格,在配套采购模式中获得5个拟中选资格,中标数量领先。
海外市场方面,微电生理表示将持续推进电生理手术解决方案品牌影响力,提升渗透率,持续推动全球范围内与区域优质客户的合作,推进TrueForce®压力监测射频消融导管在欧洲等国家的市场准入和推广工作。2024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上半年整体销量实现快速增长,带动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
据悉,公司的21款产品获得了CE认证,4款产品获得了美国FDA注册许可,1款产品获得了英国UKCA认证,20款产品获得了巴西注册证。
我国快速性心律失常患病人群基数大,其中房颤患者是主要患病人群,预计2032年中国房颤患病人数将增至2,890.25万人。房颤是临床中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病症之一。房颤会导至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引发心室出现极不规则的反应。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急诊室常见的心律失常,预计2032年中国室上速患病人数将增加到389.64万人。自21世纪以来,三维标测系统、压力监测消融导管、冷冻消融导管等电生理新技术的出现,极大降低了电生理手术难度,全球和国内电生理手术数量快速增长。电生理手术作为房颤治疗的重要手段,手术渗透率将在未来得到大幅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全球心脏电生理手术量从2017年的76.16万例增长到2021年的105.41万例,2017年-2021年电生理手术量CAGR为8.47%,并预计在2025年达到212.92万例,2021年-2025年电生理手术量CAGR为19.22%。预计2032年全球心脏电生理手术量将达到546.29万,2025年-2032年全球电生理手术量CAGR为14.41%。微电生理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丰富在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的技术储备,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图像导航技术、消融能量技术、精密器械技术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增强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核心产品的应用领域,形成更广泛的产品线梯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成为根植中国、面向全球的国际化医疗器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