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方生物宣告其美国衡健生物获得FDA批准的新冠、甲乙流抗原快速联合检测试剂(鼻拭子)的紧急使用授权,国内企业三联检产品在美国市场已有五家,在此之前分别是A班长的库尔科技、万孚、九安、Watmind等公司。在中国制造-美国细分市场这个全球格局之下,IVD行业亦如此,三联检产品就是一个小小的例证。 其共同特征是在美国有公司,本土化策略的成功践行。其中九安医疗更是在疫情中巨能爆发,而被正式纳入IVD领域。这既是一种呼吸道疾病检测产品的市场外溢,也是一种处方检测产品的外溢(居家自检品)。 2023年流感的高发,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呼吸道疾病检测市场快速增长,根据共研网的统计此时市场规模已达到121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405亿元;加之此前疫情三年的健康意识强化、呼吸道疾病传染的破坏性呈现,使得呼吸道疾病检测的发展具备极强的确定性、连续性、快速增长等朝气蓬勃的特征。 事实上,与单检相比,联检产品在2010年后就开始进入市场,只是彼时尚未发觉它的作用性,现如今有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及人工智能的加持,面对病原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需的快速、准确诊疗,呼吸道疾病检测开始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联检、居家自检便成了趋势。 联检牵头,进军百亿市场 如上文所述,源于过去缺乏对病原体的认知,习惯性的抗病毒和抗生素的经验式诊疗已不能满足新临床需求,通过丰富的检测手段锁定病因,实现精准诊疗是呼吸道疾病防控诊疗的必然趋势;而联检产品是这场趋势的首当其冲,核心作用就是快速锁定,居家自检本质上讲也是快,减少因排队&挤兑公共医疗资源所占用的时间,二者结合更能发挥综合作用。 2023年陆续验证的病原体种类,从2-3月的流感病毒、4月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及后来的肺炎支原体,无论是检测意识和手段的增强而发现的,亦或是是自然界病原体种类着实增加了,均表明了防治工作需升级。 在这一新形势下,2024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2024)》,明确要求提高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率、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前流感病原学诊断阳性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等,为医疗机构开展非新冠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报新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持。 而比政策更早感知市场需求和变化的IVD企业端,更是在2023年交出相关业绩的二次爆发,有效应对了疫情后的业绩真空,迎难而上,这时候英诺特、圣湘生物、安图、万孚等企业均交出惊人的成绩,其中圣湘更是以一季度扣非净利润7433.56万元,同比增长1978.27%,强势开启2024年的经营大门;英诺特接力2023年的表现,渐成呼吸道疾病检测代表,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和多种病原体联合检测为内容,构建了免疫层析、间接免疫荧光、液相免疫、核酸分子检测、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6大技术平台。 在这个市场热度之际,除了上述额共研网的数据统计,还有头豹研究院等多家统计机构,均对百亿呼吸道疾病检测市场规模的认可,且对未来28%-35%的增幅信心,成为了业内共识。并且,若不是成本价格的压制,从单联检-三联检,从三联检-多联检,再到目前津津乐道的超多重联检,联检道路会一望无际。 市场外溢,能者多劳 如同三年大事件一样,其他病原体也“不分国界”,国内如此,海外市场亦如此,此番美国对三联检的加速许可,可能源自在新冠流行前,其呼吸道感染的就诊人群早有的高速增长,只不过在新冠期间被证明了严重危害性。言归正传,当前全球范围内,医生、患者、政策、企业均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提升了认知,那么市场不可能不增长。 因此,检测渗透率的提高,覆盖面增广成为必然,即使自身能力不足,也会寻求物美价廉的进口产品,这为国内有心IVD企业提供了条件和时机,而已经成功执行本土化策略的上述企业无疑将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另一种打法,是罗氏、雅培、丹纳赫/赛沛等跨国巨头品牌效应、资源优势、先入为主等,也能在呼吸道检测产品领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显然,国产企业会选择前者。 在海外开拓上,国内IVD企业大体有三类:原材料/试剂、产品和服务,面对IVD原料进口占八成的现实格局,呼吸道疾病检测产品出口自然成为主力。除了上述企业,还有诺唯赞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与甲/乙流联合检测试剂盒(RT-qPCR法)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与甲/乙流抗原联合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博晖创新的呼吸道病原体六重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等CE认证。 自然,认证只是第一步,产品实际的受欢迎程度有待时间的证明,但踏出国内市场之时,便是开启贡献之时,企业多聚焦在利益,诸不知这也是一场修行之旅。 写在文末 国内方面,2024年2月,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甲型流感病毒检测试剂共66个,标志着流感病原检测市场的激烈程度;海外市场,看巨头们在分子、POCT、胶体金、免疫赛道的层层推进,同样预示着赛道将变得拥挤。 分段来看,需求爆发-竞相涌入-淘汰分化-平衡发展,目前还处在第二阶段,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确定的是,以远大抱负、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则,报效社会为终极目的的企业会是其中一员。 参考资料: 1.共研网、头豹研究院,药智医械数据网,IVD工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