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还是不救,确实是个重大选择。 都说锦上添花见得多,雪中送炭少。最近有个案例,机构投出一笔救命钱,有点意思,值得讲讲。 故事从港股公司微创医疗而起。根据不久前的年报,微创现金流告急,要偿还的可转债达到了4.48亿美元,期限就在6月,以及银行短期借款2.95亿美元,也要在2024年偿还。 一方面,这是可转债,达不到换股条件,就得还钱;另一方面,微创经营欠佳,2023年净亏损6.49亿美元,亏损幅度扩大,且连亏4年,而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只有10.19亿美元。 毕马威更不留情,直接给出了“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的结论。简言之,靠自己还债,铁定完蛋。 你说,这种局面怎么破?国内国外,这几年因为资金断裂导至企业破产的案例太多了,这种时候,指得上谁? 这不是考验企业家人缘的时刻,而是考验智慧的时刻,不是要找交情深的借钱,而是要找有可能跟你短期利益一致的人。 4月5日晚,微创医疗发布公告,宣布获得1.5亿美元可换股定期贷款融资,年利率为5.75%,转股价7.46港元,此外,如果条件满足,贷款人可能追加5千万美元的弹性选择权,贷款本金总额最多能到2亿美元。 穿白衣来的,是高瓴,以及微创医疗董事长兼CEO常兆华旗下的Jumbo Glorious。并且,微创预计还将获得多家金融机构超3亿美元信贷支持,以用于偿还6月份到期的4.48亿美元可转债、支付费用及一般企业用途。 悬而未决的关口,高瓴带着钱来了。 并且按之前的经营情况,微创其实已经被银行等信贷机构实质性“拉黑”了,钱就是这样,有了第一笔,才能有第二笔,有了高瓴和微创创始人自己的钱,才有公告中“后续3亿美元信贷支持”。 不知道大家看到公告是什么反应,但现实到底不是偶像剧,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高瓴拿出一个多亿美元的背后,是一份对赌协议。 根据协议,微创医疗承诺在2024年底前亏损不超过2.75亿美元,2025年中亏损不超过1亿美元,2025年底亏损不超过5500万美元,2026年中盈利不少于4500万美元,2026年底盈利不少于9000万美元。 这意味着微创医疗需要在2024年减亏56%,2025年要在此基础上,再次大幅减亏80%。如果未能达到承诺,高瓴等有权要求微创提前偿还5000万美元贷款,并支付利息。 锦上添花也好,雪中送炭也罢,都是生意。只是话语的魔力就在于此,如果停留在某个单一的定义上,那么高瓴要么是白衣骑士,要么是冤大头,关注点会偏向道德和情绪判断。 这就是面向公众叙事的永恒难题。你不讲故事,干巴巴没人看。你讲故事,必然会输出情绪,经过和细节则沦为注脚。 咱先不讲故事,先看看“微创的资产质量到底如何”,“高瓴出手的逻辑到底是什么”这俩问题。 要说高瓴和微创在“钱”上的交情,时间也不算长,疫情之后的事。2020年3月,高瓴宣布以每股13.5港元增持微创医疗4773.4万股,耗资6.45亿港元,成为微创医疗第四大股东。2020年6月,高瓴旗下另一支基金,又以23.5港元/股的定增价格,耗资7.75亿港元增持3300万股。 高瓴当时在微创上投了14.2亿港元,平均持股成本约为每股17.6港元,记住这个价格。 在资本市场上,微创之所以名气不小,正是因为其要做“中国美敦力”的愿景,业务范围极其广泛,旗下也分拆出了多家独立融资、上市的子公司,2020年在二级市场投资微创后,高瓴也连续参与了微创机器人、微创心通、微创心率的融资、定增,又共计大约耗资十几亿元。 从2020年高瓴投资微创的成本价是17.6港元/股,到2021年6月,一年时间股价已经飙升最高72港元/股,再到如今,股价又从高位跌了90%多,来到6.53港元/股的价位。 对一家投资机构来说,这十几亿灰飞烟灭意味着什么,恐怕不用多说。 股价的波动,反映了微创的实际经营情况的糟糕,更是经济和发展周期的映射,哪怕是AUM几千亿的机构,在趋势面前依然渺小。我总想起李小加创立滴灌通时所说的那句话: “传统金融模式的基础逻辑,不是底层出了什么事,而是顶层的钱互相怎么看。实际是一群非常sophisticated、教育很好的人在做’大妈的事‘,互相跟风。但你不能怪它,任何一位参与者,不管再牛都斗不过潮流。” 确实挺没意思。我理解李小加自己单开一桌,而高瓴现在“雪中送炭”,又何尝不是自救? 况且母公司微创医疗在管理、研发、财务上的问题,本质上还是现金流的问题,这不妨碍微创还是中国头部的医疗器械公司。高瓴这次投资的成败,重点是微创能否实现后面三年聚焦主业,完成盈利。 为了增信,高瓴还绑定了微创的老板常兆华和管理层。 出问题的企业变多,会导至两个结果:第一,资方抛弃企业的案例变多,资方和企业家站在一起的,也变多了。 此前在投中网的一篇稿件中,介绍了万物云以股代息的分红方案,上市公司以发行新股代替现金分红作为股息,按投资比例赠给公司股东,虽然这类分配方案不鲜见,但在当前的普遍追求“落袋为安”的环境下,作为万物云的第二大股东博裕资本选择接受,也不失为“雪中送炭”。 博裕资本选择接受的前提,文章里也有交代,早在万物云IPO前,博裕资本就拿回了15亿的投资成本和45亿投资回报,再加上累计约7亿元的派息,早赚麻了。 难道只能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情分的因素有没有呢?我想是有的,只是谁都不会幼稚到把这东西摆在桌面上。 如我的同事陶老师在万物云那篇文章中说,在基本面上行、流动性充裕的时景,资方和被投企业永远一团和气,“坚定看好”、“长期陪跑”是被拿来描述双方关系的高频词。反观当下,这些字眼几乎消失不见,再看甚至觉得讽刺,因为今天的市场充斥着暗戳戳的剑拔弩张,为了拿回投资本金,不惜法庭相见,信任分崩离析。 这段评价精准地描述了当下一级市场的拧巴状态,被投遇到了流动性危机,自己还有余力,救还是不救,确实是个重大选择——上次贝恩亚洲联席主管竺稼也是这么跟杨晓磊说的——怎么救,则是复杂的技术活儿。 无论高瓴这次投资微创,还是前段时间PAG拉上中东资本,600亿驰援万达商管,结果可能皆大欢喜,也可能鸡飞蛋打不尽如人意。结论不着急下,至少现阶段,关于“怎么投”的问题,高瓴、博裕、PAG,都给出了不那么“草台班子”的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