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总有些好朋友推荐优秀的年轻人来华大实习一段时间,尹哥和小伙伴们也会根据情况定制实习内容。今天尹哥要(匿名)介绍的,则是一位特别优秀的小家伙,暂时就叫他小D同学吧。 小D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简历也极其漂亮,大二就发了SCI,奖学金、社会实践等也是一个没落下。 在实习中,他先后到华大基因投融资、交付、科技服务、IT、市场等部门和业务线轮岗学习,前前后后整理了90多页、将近3.5万字的实习总结。 △整理好的实习总结,在一场对地贫患者的采访中更是手绘现场布局(右) △实习总结里放了一些插图解释肺癌靶向药基因检测 其中既有行业分析、流程梳理、测序原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会议记录,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更让尹哥感到诧异的是隐藏在其间的细节。 △为了学明白,还自己研究了Python △小D的报告里有很多插图标注了设备的名称用途等 尹哥见过不少人为了图方便,即便在工作汇报上也能把微升记作ul等,而小D的报告里没有一处写错,细致严谨大抵如此。 △细节见真章,行业里不少人为了图方便,微升常常写错 另外,报告通篇在架构、形式和内容上都规规矩矩、详实清晰,没有流于形式,也没有敷衍搪塞,而是基于深度学习后的再次补充、梳理和加工,行业分析更是做了全英文的整理和输出,透过字里行间便能看出来他对知识的渴望。 △在投融资部门实习时,小D甚至整理了一份英文版基因科技行业研报,以上是部分页面 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处知识点前,他都毕恭毕敬地写下“指导老师:XX老师”,对每一个帮助过的人,都能清楚地记住名字,都能做到毕恭毕敬,我想这是一个充满好奇心而又谦逊好学的人当有的态度。 △每一处知识点,小D都会清晰地列明指导老师 小D的学习既不是学校组织的,也没有外界施加的压力,而他仍能以谦逊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可见是真的奔着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来的。 细节见真章,一个人怎么过今天,就能看出他怎么过今生。相信在华大的实习经历给小D带来了不一样的体会,也相信生命科学的种子已经在他心中萌芽。 目前,小D即将去英国继续深造,临别之际还特别给尹哥留言、又送了一份小礼物。也让我再次对他刮目相看。如果要用四个词来评价他,我觉得应当是:实习严谨、对人周到、情绪积极、看事豁达。 小D的事也让尹哥内心感慨万分,看到这一代如此优秀和努力,让我对生命科学的未来充满信心,也期盼无数优秀的学子们能学有所成,早日为国家和社会奉献力量。 △小D实习结束前,给朋友(左图)和我(右图)分别留言 今天的社会,充斥着太多浮躁,网上总有人把“垮掉的一代”先后安在80后、90后和00后的头上,但二三十年看下来,中国哪有什么“垮掉的一代”,反而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后浪们在各行各业闪闪发光。 人生不断毕业,你我皆是行人,作为先行者,我们这一代人终将老去,也终有一天要离开舞台中央。因此,在华大,我们经常鼓励大家去拥抱新技术,特别是多给年轻人机会。 年轻的华大人们能接触到世界顶尖的科技、前沿的研究,甚至和一流的科学家面对面探讨,而他们也不负众望,一次次攻克各类急难险重的任务,把自己塑造成世界一流,也给我们这群前浪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华大-西北大学联培班在去年毕业季登上热搜,该班29人中有24人保研,其余5人入职华为或出国深造 归根结底,人类是以群体的方式实现一代又一代的进步和演化的。作为过来人,我们更应该关注和维护好后来者赓续奋斗、拾级而上的热情,给年轻人更多包容、鼓励和历练,激励他们去探索无尽的科学前沿,当然也要把更多的生态位留给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