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一则消息刷屏,各大媒体都有转载: 7个小点,朋友们可以一起看看。 原文链接:http://www.nhc.gov.cn/ylyjs/pqt/202305/e3d690702571455dbdd301f2bc9e7a3c.shtml 文件全称《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把时间点往前拨一拨,可以追溯到2019年,连着发了5年: 不是,从文件题目就可以看出,涉及“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领域”各个方面。 包括: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及与之关联的经销商、医药代表“带金销售”问题;利用虚假证明材料、虚构医药服务项目或虚计项目次数,串换药品耗材、诊疗项目或服务设施等欺诈骗保问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违法违规牟取个人利益问题等。 翻看了5年文件,关于“治理...强推基因检测”的表述确实是第一次出现。 扩大范围,既往文件中,提及到“基因检测”的内容,只在2022年文件中出现过: 去年的文件关于“基因检测”的内容是: 其指的是: 背后指代: 再延伸一步,渊源是国家医保局披露的这个案件: 第六,“强推基因检测”怎么界定? 联系上下文: “九项准则”的对象是:医疗机构工作人员。 所以,在这个“廉洁九项”的框架下,这句话的完整描述可以是: “ 治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强推基因检测等第三方服务、不当获利的问题。” 何谓“强推”? 文中没有具体含义。 笔者粗想,可能有两点(大家以各自理解为准,欢迎留言): (1)缺少临床必要性、或技术尚不成熟的项目:原本可做可不做、或没有必要做、或技术尚不成熟的基因检测项目,医生让患者做,有“过度医疗”的成分; (2)忽视受检者主观意愿:受检者主观上不愿意做,医生强力推荐(或隐晦提示); 背后指代的都是,医生基于不当获利而非医疗价值驱动,行使开单行为。 第七,怎么理解这个事? (1)行业不用太紧张,并非专门的规定文件; (2)行业及业内公司要重视,没有无来由的语句增补,后面一定是有相应的事件驱动,正如去年的“篡改报告套取医保”的事件;此外,基因检测行业日益在政府监管部门的视野之下(也在媒体的重点关注之下,要不然怎么从几千字中单独挑出基因检测几个字); (3)并非部分媒体解读的“严禁基因检测外送”,重点理解何谓“强推”中的“强”字。对于有临床价值、符合患者即时需求和患者利益、但又确未在医院开展的项目,是否能开展?笔者认为,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 (4)合规是永远的话题,基因检测公司要尽快扭转灰色区间运营的问题,背后需要进行营销模式的革新。参考: 📎 受控 | 当前LDT政策下,NGS临检企业何去何从?(2) 监管的法槌不知道何时会落,大家早做调整,早作打算,才不会砸到自己。 以上,一点浅显思考和溯源,帮助大家客观看待这个事。也请大家留言指正。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