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医疗器械反垄断风暴逼近

2014-9-15 11:40| 编辑: 小桔灯网| 查看: 680| 评论: 0|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

摘要: 据商务部有关人士证实,2014年9月初,反垄断局副局长郑文带队赴上海就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半导体、医疗器械等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 在外界看来,继软件、汽车行业之后,医疗器械又将 ...


据商务部有关人士证实,2014年9月初,反垄断局副局长郑文带队赴上海就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半导体、医疗器械等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

在外界看来,继软件、汽车行业之后,医疗器械又将成为反垄断的“重灾区”。
尽管外资医疗器械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独高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由此判定其涉嫌价格垄断尚缺乏相关证据,而国内潜规则盛行的多重销售环节也使得产品的价格层层加码,这一点内资和外资企业概莫能外。
   
    8月16日,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在京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国家将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也表示,将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此次会议释放出的信号给民族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也是国家向医疗器械中的外资垄断“开战”的一个信号。
反垄断调研撼动外资企业
反垄断风暴正在席卷各个行业。
软件、汽车行业已经首当其中,高通、微软的反垄断调查尚未最终落槌,就在8月底,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日立、三菱电机等12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处以12.35亿元罚款,而在国家反垄断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宝马、奔驰、奥迪、捷豹路虎等车企纷纷下调了整车销售指导价和零配件价格。
也正是在这个风口浪尖,有关部门对医疗器械行业的调研引发诸多猜测。“在操纵产品价格上,外资产品在很多领域应该说都有嫌疑,汽车是一例,医疗器械等领域也不例外。”资深医疗行业咨询师刘宇刚说。他举例,iPhone 6 在国内发售的价格超过4000元,远远高于国外发售的199美元、299美元,这其中就有垄断嫌疑。
实际上,对医疗器械的反垄断调查早已开始,2013年8月,强生公司因涉嫌垄断医疗产品价格,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定向经销商北京锐邦涌和科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邦公司”)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3万元,拉开了外资医疗器械公司支付反垄断罚单的序幕。
在该案例中,强生公司与锐邦公司签订协议,要求后者不得以低于强生公司规定的最低价格出售缝线类产品。而锐邦公司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的强生医用缝线销售招标中违反此规定中标,强生公司遂取消了该公司在阜外医院、整形医院的经销权。
“利用市场主导地位,剥夺了购买者的选择权,这是垄断的一个特征。”刘宇刚介绍,这起案件被称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内首起“纵向垄断案”。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2013年对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分析报告指出,过去12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2 年的170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2年间增长了近9.4倍。估算2013年全年销售规模达到212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21.19%。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928家,但国内企业规模小,市场分散。2013 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 左右。
据行业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大型医疗设备的市场主要由被称之为“GPS”的三家外资医疗器械企业所占领,分别为通用(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
一方面在市场中外资独大,而另一方面,政府高层对国产品牌的“青睐”也不时表露,2014年5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国家主席**考察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公司,还来回推了一下该公司生产的X光机,称赞该设备“像小推车一样轻巧灵便”。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成立短短3年内已有10个产品进入市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线覆盖全线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的公司。据新华社报道,**在参观中表示,现在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降低成本,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
结合中国高层的态度和有关部门的调研,外资医疗设备厂商的恐慌并非没有理由。一位业内人士就透露,一家GPS企业的老总已经向全体员工发了Email,一来给员工打气,二来向员工保证该公司在中国并没有涉嫌垄断。
外资医疗器械产品国内市场价格独高
“与国内产品相比,外资医疗器械价格差距非常明显。”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骆燮龙介绍。他表示,医疗器械产品需要机电一体化,外资在技术上创新能力大大高于国内。
一位业内人士拿影像产品举例指出,外资品牌的价格一般比国内产品的价格高70%以上。比如国内的产品报价300万元,外资产品价格就需要在500万元以上。
鱼跃医疗副总经理陈坚表示,在X光机等一些产品上,外资医疗品牌价格高峰时曾经是国内产品价格的1~1.5倍,但是随着国内厂商同类产品的生产能力提升,外资品牌价格也开始大幅下降,“关键是你能不能生产替代性产品。”
陈坚表示,国内产品与外资产品的差距还表现在稳定性上。比如影像类产品,国产的使用几个月就需要维修,外资可能使用几年也能保持稳定。
这也使得外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高定价上有恃无恐,除了高于国产产品,其定价也往往大幅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骆燮龙举例,螺旋CT产品,如果在国际市场报价150万美元,在国内市场报价往往要200万~250万美元。
“主管部门也曾考虑为医疗器械规定销售价格,但是很难施行。”骆燮龙表示,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可以把产品拆开,单卖配件,控制起来难度很大。
据业内人士介绍,外资医疗器械在很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除了大型设备外,外资医疗器械产品还在很多耗材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血糖产品上,罗氏、强生和雅培公司仍然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医院用终端耗材上,外资产品在骨科产品、心脏支架、高级辅料等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
“不过,国内企业经过这些年的追赶,在一些领域已经能逐步生产和外资竞争的中端产品。”陈坚认为,“可能比起反垄断,国家更应该制定鼓励政策推动大医院采购国产产品。”韩国的医疗器械这些年在国际市场发展速度快,就得益于国内产业政策推动,而韩国大医院也乐于采购国产货。

外来的“和尚”经念得好
大到“高精尖”的诊疗设备,小到心脏支架、医用缝线,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基本被外资把持。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共识是,“国货”和“洋货”三七开。“像内窥镜这样的行业,‘国货’基本没有市场,以奥林巴斯和富士为首的进口内窥镜能占到市场份额的90%以上。”一位多年从事内窥镜销售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医疗器械的其他细分市场也大同小异:约80%的CT、90%的超声波仪器、85%的检验仪器、90%的核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被跨国品牌所占据。业内公认的另一个数据是,通用电气、西门子和飞利浦三大外资医疗设备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70%。
全球知名医疗器械网站MDDI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没有一家挤进全球前40名。长久以来,全球90%的高端医疗器械销售都把控在欧美公司手中。这些公司依靠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研发能力、完善的销售体制和充足的资金,建立起了巨大的品牌效应。


潜规则带来的成本加码
“虽然外资医疗器械价格远高于国内产品,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但是这方面并没有像高档汽车那样离谱,是否存在垄断还要仔细调研才能确定。”骆燮龙评论。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外资产品进入中国,首先要交一笔不低的税费。以康复类医疗器械为例,其中包括4%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如果是急需物品,可以免关税,但是增值税还是照单全收。只有科研用医疗器材,才可以全部免税。
这就为外资医疗器械进入中国市场增加了一项较高的成本,此外,据业内人士介绍,外资产品的注册成本也比较高。但是,这两项费用和国内销售渠道上层层环节的加码需要比起来,都显得杯水车薪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是目前医院采购的一种高端设备。一位从事该设备有关行业的人士表示,目前通用、西门子、飞利浦三大巨头控制着国内DSA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就他了解,一款三大厂商生产的DSA国内到岸价70多万美元(约合人民币不到500万元),这一价格和国际市场相去无几,但是最终卖给终端医院,售价超过1200万元人民币,主要是中间的经销环节抬高了价格。
一位欧洲生化仪器品牌的经销商就以酶标仪为例指出,如果销售给医院检验科,价格会比销售给大学等科研机构高出30%,原因是销售环节多,灰色交易关系方也多。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环节,不像国外那么透明,层层的销售渠道附加了相当大的产品成本。”北京市医疗器械商业协会的一位人士指出,无论外资中资的医疗器械产品,都无法避免由于潜规则而带来的成本翻倍。
国货为何不吃香
如果说“国货”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竞争力差与自身技术有关,那么,在中低端领域依然竞争不过“洋货”,就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问题了。
首先,大多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营销能力差。早年,由于产品竞争力差,大部分中国企业并不注重营销,没有建立起良好的销售体系。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大,市场化体制越来越完善,国内企业的弱点不断被放大。即使现在认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也很难赶上外企的步伐了。
其次,国内大型医疗机构为外资医疗设备在中国的销售额做了很大贡献。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硬件设施都是衡量标准之一,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达到你有我也有的目的,大多医院会不惜重金采购进口器械,从而造成医院竞相采购“洋货”的局面,国货自然会受到冷落。
再次,销售领域普遍存在“潜规则”,进口医疗器械的利润率更大。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在全球也不罕见。2011年,美国司法部认定,强生的子公司Depuy在1998~2006年间向希腊政府官员行贿737万美元,以换取整形外科领域市场份额。Depuy公司在这8年间共获得不正当利润2426万美元,“投资回报率”接近350%。尽管在中国尚未曝出医疗器械行业的此类丑闻,但葛兰素史克的案例告诉我们,这绝不是个别行为。我国对医疗器械的价格管理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这就容易导至企业提高定价,消化其因商业贿赂产生的“黑色成本”。
最后,患者迷信国外医疗器械,也导至国货滞销。据工信部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我国消费者普遍对国产医疗器械存在偏见。如心脏支架,不少国内产品在品质上已经和“洋货”相差无几,甚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无论医生还是患者,仍然喜欢用“洋货”。个别企业没有办法,只好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者注册一个新公司,将自己在国内生产的产品运到国外贴牌,镀一层“金”后以“洋货”形象返销至国内。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还会在无形中拉高价格。
垄断加价,买单的全是消费者
垄断是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企业一旦垄断了销售,价格的升降就很容易受到企业的操控,由此产生的成本必然转嫁给消费者。
垄断还会打击民族企业的发展。没有市场就没有资金来源,没有资金就没有办法做研发,没有研发就会削弱竞争力。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至“国货”越来越“营养不良”,最终可能夭折,或者将市场转移到更为低端的区域,如贫困地区或其他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地区的消费能力更差,利润也不大,还是影响发展。
盲目迷信“洋货”引发的垄断还会导至企业出现霸王行为及产品质量下降。比如,北京锐邦涌和科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邦”)原本是强生公司医用缝线、吻合器等医疗器械的经销商。但在2008年的合同中,强生却约定锐邦不得以低于规定的价格销售产品,在发现锐邦“违反规定私自低价”后,强生公司取消其在部分医院的经销权,还停止供货。这种强硬表现很大程度与强生在整个市场的霸主地位有关。
      “温室培育”不是长久之计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器械生产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工信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工信部和卫计委的联合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实力已经和国际接轨。因此,政府希望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消除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歧视,打破壁垒,最终实现国产医疗器械走向国际的目标。”今年6月1日实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就是对我国医疗器械支持的开始。条例明确规定,采用国产医疗器械将给予奖励。今后,工信部和卫计委还会在建立完善奖励机制的工作中加大合作力度,为打破“洋货”的垄断地位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两部委还会推动各地落实奖励机制,加强多方监督与合作,争取让政策落到实处。

    作为国内企业,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要明白,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比世界知名的医疗器械品牌,我们无论在研发、设计理念还是营销上,都有不小的差距。企业要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做大做强,而不是借助政策将外资企业全部挤出中国,最终完成国内企业的垄断。“企业不能靠政策存活,不要让本土企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一走出温室,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就枯萎了。”

    政策只是推手,真正要完成“国货”的崛起,质量才是关键。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