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股东,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又跟大家见面了。 新的一年,大家充满了期待,已经不止一位股东提出见面的要求。 说实话,非常担心大家会失望,毕竟一介凡夫俗子,躲在角落里才是我该做的。 但是,看缘分吧,也许咱们就见上了。 如果没有跟各位股东、大佬碰面,非不愿实不能也,万望见谅。 总之,就跟当初开始写这个号的时候一样,一切随缘,如来。 回望2022 2022年,是伤痕累累的一年。 就算健康领域是抗风险最好的板块,仍然免不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我们之前提到过,仅仅Fierce Bio统计的制药/生物领域2022年裁员事件就有119起。 还不包括我们报道过的Illumina、Cue、Invitae等业内公司。 别的不说,仅仅Invitae一家就裁掉了1000人,Illumina也不甘示弱在2022年裁掉了超500个岗位。 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论公司大小,一视同仁,泥沙俱下。 大家都在说,严冬熬过去了就是春天了。 问题就是,这个严冬到底是多长。 2023,会不会更好? 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要是谁能知道那不得被各个国家请回去供起来? 只是我们看到,在2023年伊始,Personalis就宣布了裁员30%。 当然,这可能是个案,而且是个小公司。 这不,人家今天刚宣布了跟Moderna开启了新的合作(注1)。 然而,2023年刚开始1个多月,Fierce Bio的layoff tracker上早就挂上了18家公司的名字。 仅仅过去5天的2月份就5家公司上榜,更为可怕的是这上榜的大公司也越来越多了。 Eisai和JNJ相继上榜,要知道,咱们这行很多是“依附”于制药行业的。 他们不好过了,咱们肯定也不好过。 虽然没看到全年的财务数据,但是,从JNJ Q4的财报上来看,起全年的营收增长出现了下滑,同比下降4.4%,这也许是JNJ考虑缩减规模的因素之一。 而另外一家Eisai治疗AD的新药lecanemab刚拿到FDA的批件,转身就裁员,就让人有点费解了。 不管怎么说,这种裁员潮已经从新兴biotech蔓延至传统pharma了。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巨无霸的痛觉传导更慢,等他们感觉到疼了,那一定是痛疼弥漫到一定程度了。 那么,2023年也许还是难言黎明。 也不全是那么糟糕 健康,是一切的前提。 也因此,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总能够大幅度提升大众健康的感知。 从多年前的肿瘤靶向治疗到免疫治疗,催生了靶向基因检测和NGS技术的发展。 如今,癌症仍然未被攻克,美国宣布在癌症领域的“登月计划”继续(注3)。 只要对人类健康有利,我愿意给任何一个国家的努力点赞,包括美国。 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有点长,我就不搬运了。 其中,一个点就是对“early detection”重要性的重申。 也因此,我相信Exact/Guardant/燃石之类的公司可能从中获益。 早筛不是癌症领域的全部,我们还有单细胞。 癌症领域也并不是未来的全部,还有广阔的其他方向。 其中,mNGS也许会带来感染领域药物研发的变革。 mNGS技术,将有可能把医生从盲目的广谱抗菌中解放出来,同时也把抗感染药物研发带入全新的阶段。 我们将看到更加专一、强大的抗感染药物面世。 对病原体耐药的研究将更为深入,相应的药物将百花齐放。 当然,这是我美好的愿望,能否实现还得看大势。 只是,2023年也看起来没那么糟糕了,对吧? 最后 今天比较水,没有总结。 美国朋友应该还没过元宵节,记得吃汤圆/元宵。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