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一位网友在网上发了这样一段话:

图源:新浪微博
类似的问题在多个社交平台都有引起热议。

图源:知乎截图
1月28日,北京市第27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针对有网民反映医务人员做核酸检测有提成情况,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表示,这个问题已经注意到,正在进行调查核实,如果情况属实,一定会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李昂还表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位公民都应当对自己的网络言论承担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等一线人员不分昼夜、尽心尽力,为市民的健康付出了很多力量,感谢广大市民对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他同时呼吁道“在此,我再次呼吁,请社会各界特别是网民朋友,切实履行疫情防控责任,自觉树立法治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戮力同心,与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等一道,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的北京更加平安。”
从发言人的回应中,我们能看到官方对涉及疫情的网络舆情的重视,当然也有对医务人员在抗疫中的奉献牺牲的认可!
只是很遗憾的是,尽管无数医务人员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筑起的防疫长城保护了全体中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仍然有少部分人不吝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这些“最可爱的人”。

这一小撮人用无知的言语化成最锋利的剑刃,刺向这些勇敢站出来抵御灾难的人。
人对世界的感知永远受限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因此,有些人始终愿意相信“提成”、“金钱”才是医务人员愿意冲锋在前的唯一驱动力。
但我们坚信,将人性的恶奉为圭臬的人始终是一小撮,绝大多数的误会都来自不理解!
因为不理解医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些人不能真切体会到抗疫2年来医务人员的付出和牺牲;因为不理解核酸检测的复杂性,有些人不能接受就是棉签戳两下的事为什么要收费!
所以我们要持续不断地输出,用正确的知识和真实的经历告诉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多少医务工作者以绝大的毅力和坚持才换来了如今抗疫的大好局面。
当绝大多数人能切实感受到这些,形成社会共识,自然不会因为一小撮人的恶意抹黑而影响到绝大多数人。
这也是检验君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和希望。
首先希望大家搞清楚,“提成”、“补贴补助”、“奖金绩效”、“慰问”这些不是一个概念。
为什么一直强调要分清楚“提成”跟“补贴”,还有“绩效”、““慰问”的概念区别,因为对于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而言“发钱名正言顺”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钱他们可以发给你,也可以要求你随时上交回去。
为什么不会存在“提成”,因为在医疗系统尤其是公立医疗系统内,这个词是非常敏感的,发钱的主体和资金的来源都容易被误认为是患者和其缴纳的费用,容易让人误解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初衷和目的。
这一点从良知上、从底线上,都不容被诋毁。因为大规模核酸检测行为本身能也只能在中国实现,就是因为需要参与这条检测【流水线】上的人员不断地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补贴补助”重点在“补”。新冠的世界大流行,谁也预料不到,但是危机到来需要人顶上去,医务工作是严谨且专业的,危机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其他的病种消失了,原先的工作依然要做,抗疫的工作更是不能丢,所以需要“补”。而且很多人根本拿不到这个“补”。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很辛苦,也希望他们的辛苦有所回报。这种回报应该更倾向于“补偿性质”。所以如果真有相关经费,更加规范的说法也应该是“补贴补助”。如果这一块经费跟实际的工作量关联,那也应该叫做“按绩效发放补贴补助”。
最重要的是,随着全国核酸检测价格的不断下调,核酸检测做的越多,医院事实上赔的的越多,采样的护士和检验科的医生都快累死了,没有谁盼着做核酸!防疫的要求必须这么干,医务人员只是执行者。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已经介绍过很多次了,捅鼻子那一下只是采集标本的过程。就像做尿、便常规,只是完成了去厕所留标本一步,只是整个检验过程的起点而已,后续的工作还有很多,这里给大家推荐我们之前发过的文章,就不再详细介绍了。(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全文)
新冠核酸检测全过程曝光
这篇文章全网有数千万的浏览量,无数人看完文章才留言说明白了检验人的艰辛。
所以还是文章前面说的那样,绝大多数的误会都来自不理解!当人们互相理解了,误会自然也就没有了滋生的土壤。
当不正确的言论出现时,我们应该要及时解释和宣教,让大众知晓实际情况,不求人人能保持着公正的、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些问题,至少不会一提及医务人员,人们便不惜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中伤。
头图来源:洛阳市支援安阳核酸检测医疗队(作者: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