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里有句话: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个真的是有一种非常高的认知水平,高山仰止,推荐大家都去看看教父三部曲的书籍和电影。 “GLOBAL PENETRATION OF MOLECULAR DIAGNOSTIC TESTING < 30% ”
翻译成中文就是
“全球分子诊断检测的市场渗透率小于30%”
2021年6月星哥写过一篇文章《我想跨界打劫IVD,该从哪个市场杀入?》,就大力鼓励想跨界打劫IVD行业的人要选择分子诊断市场切入,主要原因包括:
分子诊断行业市场前景不错; 技术壁垒不高; 缺乏优秀的竞争对手; 行业分散。
星哥写了洋洋洒洒上千字,但是丹纳赫用一句话就概括了。
所以说高手就是“越不繁,越不凡”。
文章开头那家营收几十亿的药企,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工作,但是最后选择投资的方向却是小型化学发光。
这个并不是说丹纳赫不做大量的研究分析,相反并购杀手丹纳赫一直在不断的调研新的行业,新的并购标的,一直在看未来,看趋势,看目前和未来的竞争格局,但是大家都做了大量研究分析以后,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很多IVD行业的朋友都有一个困惑: “为什么我的产品比现有产品要好个20%-30%,但是就是搞不过前面的龙头企业?”
因为对于IVD这样一个保守的行业,同类产品,只是好上个20%-30%是不太够的。你的产品要比现有产品好上50%以上,才有竞争力,而这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技术的迭代。比如化学发光替代酶联免疫,免疫荧光替代胶体金快速诊断,分子诊断替代免疫诊断,全自动替代手动…… 时机选择 在赛沛持续亏损二十年,投资者失去耐心之后入主,这就是所谓“趁你病,要你命”。
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丹纳赫这一番操作不服不行。而赛沛只是丹纳赫的全明星投资组合里的一环而已。 丹纳赫从1984年一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平台起步,经过三十年多年400次并购和产业调整,现已成功转型为以健康科技为主营业务的行业巨头,市值高达2059亿美元。 丹纳赫2020年营收223亿美元,净利润为36亿美元其三大业务板块生命科学,105.76亿美元;诊断,74.03亿美元;环境,443.05亿美元。以上三大业务板块,每一个都有世界级产业影响力。并且丹纳赫2019年最终完成214亿美元GE生命科学业务和资产的并购。 丹纳赫的业绩表现 如果要给公司做个画像,那么丹纳赫的人是一群精明的理工男,数字说话,逻辑推演,事实为依据,没有什么执念,做得不好,那就改进,做得好,就继续保持,发扬光大。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