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人物专访 查看内容

丹纳赫集团彭阳:中国将成全球最大的IVD市场

2021-11-8 16:21|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2383| 评论: 0|来源: 《21世纪》、丹纳赫

摘要: NEWS随着生物医药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支柱产业,不少外企纷纷扩大在中国的投资,丹纳赫集团就是其中之一。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近日在“首届摩根大通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年会上海论坛”期间接 ...

NEWS

随着生物医药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支柱产业,不少外企纷纷扩大在中国的投资,丹纳赫集团就是其中之一。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近日在“首届摩根大通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年会上海论坛”期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我们认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将迎来下一个爆发期,全球的生物医药行业也继续蓬勃发展,因此我们非常看好这一行业。”


彭阳补充道,如果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能够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一体化的融合,那么中国出现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群指日可待。


除了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布局,丹纳赫在IVD领域也有不少动作。彭阳坦言,中国的IVD行业潜力不小,有望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市场。“我们将先专注于中国市场,做到in China for China(根植中国、服务中国),设计更多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未来还希望能以丹纳赫的DBS及全球商业运作能力,孵化赋能更多本地适宜技术及企业做大做强,甚至走出国门。”

图 | 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

政产学研进一步融合至关重要

Q

《21世纪》:近期,丹纳赫宣布将投资6000万美元用于颇尔生物制药顺义生产基地的产能扩张。这一决定的主要考量是什么?

彭阳:这一决定主要基于多方面考虑。首先,我们认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将迎来下一个爆发期,全球的生物医药行业也继续蓬勃发展,因此我们非常看好这一行业。其次,今年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发也推动了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此外,我们在中国的战略就是加速本土化生产的进程,能够服务于中国市场。我相信中国的生物医药会迎头赶上,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领先的产业集群。

新冠疫情蔓延,疫苗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屏障。我们是疫苗生产用纯化填料、一次性反应器、过滤器、SUT等产品的主要供应商,是全球疫苗生产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在物料供给、助力量产,尽快形成免疫屏障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之下,我们与北京市顺义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投资6000万美元用于颇尔中国在顺义生产基地的一次性技术产能扩张。我们也希望这一决定能够带动顺义地区的发展,为他们带来就业,也带动周围一些相关企业的发展。颇尔顺义生产基地产能扩张项目也被列入“北京‘两区’建设重点项目”。

Q

《21世纪》:上海提出要建立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群。你觉得长三角离“世界级”还有多远?

彭阳:“十四五”是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从而带动长三角地区生物制药产业迈上新台阶的绝佳时机。现在上海其实已经有非常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产值规模、聚集程度、产业链完善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不管是国内的龙头企业,还是一些跨国公司都已经驻扎上海。不过,上海可能仍缺乏世界级的、大规模的领头羊,这一方面还有些差距,尤其是在创新实力、协同布局和产业生态等方面。比如,尽管很多企业已经驻扎上海,但是暂未形成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在整个产业链协同方面,我相信还有一些工作可以进行,比如如何减少资源浪费、如何处理竞合关系等。这需要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政策扶持。此外,如何加速新药通过临床验证、注册上市的进程也很重要。如果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效率提高、政府又能够创造条件让创新生物药上市后尽快获得医保,使其能够迅速惠及患者的同时也有效回馈这些企业的前期研发投入,将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总体看来,上海的优势还是很明显。近些年,上海推出很多全国领先的政策,以促进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如 《上海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率先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和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建立临床试验加速器等。

政策上的优势,叠加人才优势、病人数据优势、医院资源优势,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接下来就是打造本土的世界级企业,利用CRO/CDMO为突破口,完善供应链全链条,研发更多的first-in class药物。我觉得如果这些方面能够形成合力,那么将帮助我们打造一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Q

《21世纪》:针对政产学研一体化的融合,你有什么建议?

彭阳:产学研其实是将企业、大学、包括医院在内的研究机构真正串联起来,把一些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成为产品、推向市场。首先,我觉得需要有鼓励创新的政策。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已经推出很多政策,如在上海设立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此举将帮助我们更快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能够上市的产品。

其次,高校或医院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更密切一些。如果研究先在高校完成,然后再找企业量产,那么可能存在衔接问题。如果从开始研究阶段就进行合作,那么转化速度或将加快。

第三,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国病人体量大、疾病的案例较多,因此可以依托平台和大数据支持不断收集临床数据,通过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加速新药的转化过程。这其实是中国的优势,因为其他国家的数据量不会这么高,AI的准确率亦会受到挑战。我觉得这是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最后,产业的细分可以更近一步,以盘活整个供应链,这样政产学研的转化过程可能将交替完成,对新药的转化时间和效率将有所帮助。

Q

《21世纪》:从丹纳赫进入中国至今,你觉得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彭阳:进入中国三十多年来,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变化,也见证了中国多个领域的发展。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我们尚未在中国进行生产,只是引入国外的技术和产品,并进行销售。之后,我们慢慢开始在中国生产产品,因为我们发现市场在变化、客户需求在变化,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外的产品,而是能力的建设与服务。如今,我们在中国生产产品,也开始研发一些适合本土的产品。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本土的生产或者研发型企业正逐步壮大,从最初生产一些相对比较简单低端的产品,到如今推出很多创新的研发,生产质量、规模都做得还不错。在这个情况下,中国已经具备了从无到有、再到现在有相当成熟的产业链。

我觉得接下来不管是本土企业还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生物制药这一领域应该有更多的关于创新的思考。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对创新的要求会更高。能够坚持创新又能保持服务与产品的质量,才是最后真正的赢家。

中国将成为IVD的最大市场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