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刚过了处暑,意味着将要进入秋天,而资本市场的火热却丝毫未减。本月中国医械领域两大领头公司药明康德、华大基因,接连宣布旗下子公司将分拆上市,更是引起了业界热议。 八月中旬,处于临床阶段的细胞治疗平台公司药明巨诺(JW Therapeutics)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据此前披露,计划集资2亿至3亿美元(约15.5亿至23.3亿港元),联席保荐人为高盛及瑞银。 药明巨诺是药明康德及美国朱诺医疗(JunoTherapeutics)于2016年共同创立的合资子公司。截至今年8月5日,公司产品管线共有7款治疗血液癌症及实体瘤的细胞免疫疗法候选产品。 而随着药明巨诺在港上市,其将成为第三家“药明系”上市公司。 截至2020年8月25日,药明康德(SH)总市值2525.9亿;药明康德(HK)总市值2678.62亿;药明生物(HK)总市值2426.86亿。 在大健康领域,药明系子公司的上市无论数量还是市值都一骑绝尘。 同在八月,中国基因测序第一企业华大基因也宣布,考虑让设备子公司华大智造在上海科创板上市,计划融资10亿美元。华大智造是华大控股于2016年4月成立的一家专注于基因测序仪设备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公司。 华大智造诞生的前因,是2013年华大控股以1.17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具有基因测序仪研发能力的美国上市公司CG(Complete Genomic)。华大控股在拥有了自主研发的测序仪后,得以减少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 于是2016年,基于CG公司的基因测序仪知识产权包以及此前与Illumina合作的经验,华大智造诞生了。截至2019年,华大基因95%的测序仪来自华大智造。 而此次分拆上市很明显是要加码华大智造。据2019年财报显示,华大基因占中国基因检测行业的份额达到了20%左右。 未来华大智造或将成为华大基因“对抗”Illumina的主力军。就在本月,其完成了B轮10亿美元融资。 截至2020年8月25日,华大基因总市值574.7亿。 但就在8月20日,香港高等法院开庭审理了Illumina诉华大基因关联公司与子公司涉嫌侵犯其基因测序仪与试剂标准专利的民事诉讼案。不知是否会影响华大智造的上市进程。 分拆上市承载着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而作为一种创新金融工具已成为企业高速扩张,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药械集团考虑或已经进行了分拆上市。作为一种强者恒强的途径,未来集团公司的分拆上市或成为趋势。 2020年,分拆上市“扎堆” 广义来讲,上市公司分拆,是指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或资产,以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子公司的形式,在境内或境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