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 泵”,它不断地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尽管心脏只有拳头般大小,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若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约跳70次,每次泵血70毫升,则每分钟约泵5升血,如此推算一个人的心脏一生泵血所作的功,大约相当于将3万公斤重的物体举到喜马拉雅山顶峰所作的功,如果寿命按85岁计算,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将近31亿次。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其中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负者运输血液至肺部及全身,然后返回心脏,而心脏表面的血管负者供应心脏的氧气及养料,并将它产生的废物带走。 体内各种内分泌的激素和一些其它体液因素,都要通过血液循环将它们运送到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而血液循环便是在心脏“泵”的作用下实现的。 人体“发动机” 心脏是一个强壮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强力泵。心脏之于身体,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而不同之处在于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而通过抢救不能复跳,那就意味着,一个人生命的终止。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心脏病作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生命。 危险的心血管疾病 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包括上述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以及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至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病、肺栓塞、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等成为了常见和多发的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死亡人数约5600万,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1700万人,在所有死亡因素比例中超过31%。而在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 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 万,心力衰竭 450 万,风湿性心脏病 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 200 万,高血压 2.7亿。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2015 年农村、城市居民 CVD 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例分别为 45.01% 和 42.61%。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患病后医疗费用极高,且生存质量严重受损,因此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重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常见的心脏病类型 心脏病患者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常见体征为心脏增大征、异常心音、心律失常征、脉搏异常等。体检时检查的一般项目有内科检查、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常规等。而常规的检查手段包括: 2. 非侵入性检查 那什么是心脏标志物呢? 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上一篇:手术感染八项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下一篇:【述评】检验医学的发展和展望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图文热点 最新文章
关闭 官方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