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市场观察 查看内容

微生物检测与创新疗法行业概况及其投资逻辑

2018-6-5 14:31| 编辑: 小桔灯网| 查看: 3708| 评论: 0|来源: 中钰并购资讯

摘要: 行业背景与现状微生物与微生物学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以及病毒,它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 ...



行业背景与现状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以及病毒,它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微生物的特点是单细胞、极其微小却掌控着地球上关系到我们人类的健康和幸福的重要因子。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主任马俊才说:“微生物作为最简单的生命体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基本材料,微生物数据是微生物资源共享和开发的关键环节,数据资源的丰富性、准确性和共享水平决定着整个微生物学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综合能力。”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微生物疗法

人类认识微生物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有目的地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新药的历史,至今不到80年。2014年,我国已完成测序的微生物达5344种,包括病毒2971种、古菌140种、细菌2189种、真菌43种;正在测序的有11272种,包括病毒179种、古菌116种、细菌10407种以及真菌570种。对微生物及维持的微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更多的药物吸收、代谢、免疫等微生物药物学科的新知识,研发出更多的微生物药物服务于人类健康。我国相关专家介绍了微生物药物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例如面对“超级细菌”的挑战和很多传染病卷土重来的局面,应抓紧进行新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工作。


国内微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微生物概念大风又起

微生物组产业百亿市场

最开始的精准医疗是针对人体基因进行相关检测分析,主要针对人本身基因组上的疾病易感基因检测。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更多与人当前健康状态相关的基因检测得到大量关注,如液体活检等。而近年来,人体微生物组被发现能从人体内环境层面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的状况,并且还是一种彻底的无创检测手段、通过粪便来检测,近年来变得异常火热。因此,人体微生物组学,很有可能成为精准医疗即将到来的下一个热潮。


作为人体基因组的有效补充,肠道微生物组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业内人士称,未来微生物组检测市场会和个人检测市场一样重要,甚至规模更大。2015年个人基因检测市场规模是200亿美元,并以1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在整个二代测序分子诊断的市场规模中,微生物基因组的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美元以上。


国内微生物组研究起步较晚

相对来说,国内产业化起步较晚,国内微生物组应用才蹒跚起步,主要体现在从2014年开始,锐翌生物、量化健康、谱元、微健康基因等公司才陆续出现;目前国内微生物组药物开发、治疗等方面进展较慢;另外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微生物组检测和相关服务。


国内微生物组产业行业总体来说仍处于发展早期,产业上下游价值链尚在整合中,多数是2C服务;而且市场教育和技术发展程度都比较欠缺;国内微生物治疗或药物研发仍需各方大力推动,比如国内资本对微生物治疗的专业认识还待提高,因此风险偏好程度低,在国外无突破性研发进展背景下难以启动;对肠道微生物的理解和数据积累有限,尚不足以支撑与菌株水平功能对应的药物研发和治疗;整体来说产业资源不足;行业的研究瓶颈是1)需要绘制健康微生物组的图谱(包括微生物结构组成,不同人群的遗传背景,生活环境变化等因素),2)阐明微生物与疾病的明确关系。


所以未来期待拓展更多应用,探索研究口腔、皮肤等方向,也需要积极寻求广泛的产业合作,可以考虑的合作领域有药物适用性检测,研究肠道菌群的机构与消化疾病、肿瘤相关企业联手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抗生素厂商协作;在食品行业,帮助食品企业满足普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另外可在个人护理用品健康管理等多领域都进行多元化尝试。


举例说明,口腔相关品种有20147月,由OmniBiome公司成功开发的口腔微生物益生菌产品,用于治疗牙周病;皮肤类如20146月,AOBiome公司上市女士护肤产品AO+喷雾剂(其中含有氨氧化细菌);还有Xycrobe,通过分离建立益生菌株库,再经过基因工程等方式设计成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手段,20168月,公司与强生达成研发合作协议,开发针对炎症性皮肤病的微生物治疗产品。


生物医药“十三五”关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

根据生物医药“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发展重大疾病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疫苗、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多个创新药物品类,同时发展生物3D打印技术等重大医疗技术。微生物领域则涉及到微生物生物技术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具体包括H7N9H5N1、埃博拉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制,关乎人类社会的健康,意义重大。


行业标杆企业


微生物组产业发展概况

现在微生物组相关研究与产业化热度不断提升,从近年来PubMed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分析,2005年微生物相关研究开始崭露头角,从2010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此后每年论文数量持续激增,2016年共有7037篇研究发表。目前来看,学术研究尚未到达终点,热度将继续走高。


目前,在国外人体微生物组研究已不仅仅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现在有的微生物组相关产品已经在临床上应用,有的被FDA批准,有的公司已经IPO上市了。


微生物组的相关产业化领域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生物治疗Biotherapeutics;第二个方面是微生物组检测;第三个部分是进行菌群移植。


生物治疗的主要是开发以人体微生物组为靶点的药物或制剂,微生物组检测是检测身体不同部位,比如说口腔、肠道、皮肤等部位的微生物变化,对身体健康进行实时监测,然后通过比较微生物变化来提醒客户应该吃点什么食物或者应该多做些什么运动;第三部分菌群移植相关的服务公司,主要是通过收集一些健康人的粪便,经过处理之后提供给医院等有需要的机构。


国际代表公司

虽然微生物组研究成为热点方向,但整体水平还处于早期阶段;从产业角度看,龙头地位公司不过拥有6~7年历史,国内公司更多是2014年之后才大量涌现。诸如国际龙头企业SERES Thera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