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次章节依旧是微生物篇章的基础性文章分享,主要分享了细菌变异相关研究延伸而来的专家共识概念。 包含了:报告模式,质控,真菌、病毒、细菌诊治,细菌标本共识、三级医院微生物组学建设。 关键词:标准化、质控、微生物诊治。 其意义在于了解当前市场对于微生物诊治及相关检测方面,专家共识的核心知识点。 一微生物共识 微生物共识,截止到2017年约51项(节选)。 临床微生物检验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感染性疾病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 CHINET三级甲等医院监测结果显示: MRSA检出率在2008年之前持续上升,最高达73.6 ,随后开始下降,2010年为51.7 ,2013年为45.2 ;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0.6 、3.6 ,2013年分别为0.2 9/6、3.0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56.3 、43.6 ,2013年分别为54.0 、31.8 ; XDR铜绿假单胞菌(XDR—PA)和XDR鲍曼不动杆菌(XDR—AB)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1.7 、21.4 ,2013年分别为2.0 、14.6 。 湖南省2011年度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该省MRSA检出率为37.5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69.8 ,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1.5 、3.6 ,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24.8 、15.9 ,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50.1 、44.8 。 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 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 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实验室应每年评审本室药敏检测系统的折点范围;采用新折点前,应进行临床验证,并和临床科室进行咨询和沟通;因药敏板条浓度 范围受限,无法采用新折点的,应补充相应的耐药表型检测试验,且告知临床。 测试结果应准确:实验室应遵照CLSI 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 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五样本类型处理脑脊髓液:正常和疾病状态不能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常规不应报告。 报告审核时,对于分离自脑脊髓液的菌,下列药物不能报告:仅有口服剂型的抗菌药物、一、二代头孢菌素(除外静脉用头孢呋辛)、头霉素类、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 尿液:有些药物如呋喃妥因,仅限于测试和报告尿分离株,其他标本的分离株,不应报告此药;尿道标本常规不应报告氯霉素。 呼吸道:呼吸道标本分离株不应测试和报告达托霉素的敏感性。 六标准参考CLSI药敏标准等同于我国部颁标准。因此CLSI文件推荐的药物是最重要的选择依据。CLSI M100-S25 文件列出了美国常见细菌的药物测试和报告的建议;M45 列出部分少见细菌的测试和报告药物建议 。 最少必测药物/菌种组合可参考CLSI M100-S25。 必测药物应包括: 金黄色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 磺胺; 利奈唑胺; 1 种四环素类; 万古霉素; 1 种氟喹诺酮类; 庆大霉素; 尿标本还应加做呋喃妥因。 当遇到特殊耐药表型,如碳青霉烯类耐 药肠杆菌科细菌时,建议加测黏菌素、米诺环素、磷霉素、替加环素等。 七特殊耐药性或耐药表型检测需要关注: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 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 肠球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等。 当出现罕见或不常见耐药表型时,如VRSA时,要复核鉴定和药敏,并提交上级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