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复发是乳腺癌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而找到生物标记物来判断/预测复发率将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近期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论文“Chromosome 1q21.3 amplification is a trackable biomarker and actionable target for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1找到了一个与染色体扩增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本期《Cancer Discovery》对之进行了述评2。 新加坡科研人员使用综合基因组分析发现,肿瘤源性细胞1q21.3染色体的扩增出现富集且与乳腺癌的复发相关。1q21.3扩增不依赖于雌激素受体,在原发肿瘤中的发生率大约为10-30%,而在复发肿瘤中发生率超过70%。用液滴数字PCR检测患者血液中循环肿瘤 DNA (cfDNA)的1q21.3扩增,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3.3%,97.5%,表明液态活检技术可以用于乳腺癌高复发风险的鉴定。1q21.3编码钙结合蛋白S100A,该蛋白是Toll样受体上游信号,激活IRAK-NFκB通路。研究表明,S100A7,S100A8和S100A9在1q21.3扩增的乳腺癌细胞中表达上调,而这些蛋白的缺失则会减少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的磷酸化及减少细胞生长为肿瘤球体。它们之间也存在互相调节的关系,IRAK1的缺失会下调S100A8/9。在25例配对的原发性和复发的乳腺癌中,复发组有18例IRAK1磷酸化及S100A8表达上调。同时研究人员发现1q21.3扩增的细胞对JAK2抑制剂pacritinib敏感,该抑制剂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都显示出可以抑制IRAK1的表达,且在小鼠实验中,pacritinib的治疗效果良好,与化疗联合应用耐受性可。这些发现表明,1q21.3扩增可能可以作为乳腺癌高复发风险者的标志物,而对这种高复发风险肿瘤,IRAK1可以作为治疗的潜在靶点,进一步研发针对IRAK的抑制剂如pacritinib可能使更多乳腺癌患者获益。 [有关液态活检技术]:作为体外诊断的一个分支,液体活检就是通过血液或者尿液等对癌症等疾病做出诊断。其优势在于能通过非侵入性取样降低活检的危害,而且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性价比高。目前液体活检的主要检测物包括检测血液中游离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DNA(ctDNA)碎片,循环RNA(Circulating RNA)和外泌体(携带有细胞来源相关的多种蛋白质,脂类,DNA,RNA等)。其中,ctDNA,RNA和外泌体是肿瘤细胞自身分泌或死亡时释放的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