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4250|回复: 1

[盘点时刻] 2013,全球医药投资大丰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1290338_1.jpg


2013年是生物医药产业资本市场的丰收年,从IPO、二级市场、私募、并购、合作到新药审批和营销,表现都可圈可点。按照博乐公司CEO史蒂文·博乐的原话,“以任何标准衡量,2013都是标志性的一年,股价普遍上涨,创记录的IPO市场,以及重要的新产品获准上市。”

  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之后,生物医药成为最具有成长性和业绩亮点的行业。股价飙升好几倍的年收益,过去只在网络和IT领域可以看到,如今在生物医药领域已不鲜见。正因为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收益,不同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都能勾起投资机构的兴趣。

  博乐预计2014年将是生物医药行业另一个表现强劲年。而鉴于医疗保健成本上升,世界各国医疗卫生投入成本增加的压力,药物和诊断试剂开发商的关注点正在变化——控制成本,而不只是关注创新药物和诊断功能,同时需要在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方面做出努力。

  [ 股价狂飙]

  2013年,生物技术股指表现十分亮丽。截至11月底,博乐生物技术选择指数同比上涨61.7%。与之相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只上涨22.8%,S&P 500指数上涨26.6%。即使是科技含量高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也只有34.5%。

  从细分行业看,博乐精选生物股指上涨60.1%,博乐大型生物技术股指上涨62.1%,博乐中型生物科技企业股指上涨68.6%,博乐小型生物科技股指上涨30.9%,博乐诊断企业股指上涨11.5%,博乐个性化医疗企业股指上涨24.4%。

  股票涨幅居前的多数是治疗性药物开发公司,大部分还没有产品上市,也没有销售和利润可言。股价大涨者也包括成熟的生物科技公司,市值飙升:Biogen Idec市值突破660亿美元,Celgene市值突破690亿美元,Gilead市值突破1110亿美元。

  总体而言,传统药企表现明显逊色于生物技术公司,主要原因还是成长动力不够,新产品上市的节奏赶不上专利悬崖带来的业绩下滑速度。相反,大中型生物技术公司的产品没有受到专利过期的威胁,新产品上市相对频繁,部分企业通过与大药厂合作开始扭亏为盈。

  [ IPO井喷]

  2013年最大的亮点或许是IPO的井喷行情,全球有65家生命科学公司公开上市,共募集了75亿美元。与2012年38家募资总额12亿美元相比,新上市公司数目几乎翻倍,募集资金上涨了5倍。截至11月底,新上市公司已产生34.6%的平均回报。治疗药物研发类公司股票表现最佳,前三季度平均上涨39.7%。从新上市公司的IPO价格看,多数上市时不仅股价按高位发行,并且超额认购。到第四季度,新股上市发行的步伐有所放慢。

  预计2014年生命科学领域新股发行节奏将放缓,全年发行数量在30只左右,资金数目也会比2013年有所下降。博乐预测,2014年估值将更注重公司的现有价值,而不过多考虑其前景。

  [ 融资千亿美元]

  2013年,博乐预测全球生命科学行业将募资1000亿美元。截至11月底,全球生命科学行业一共募集了909亿美元。其中,债务融资约526亿美元,占比从2012年的65.7%下降到2013年的52.6%,下降的原因与IPO市场强劲和股价坚挺有关。

  私募融资没有达到20%的增长预测,2013年前11个月,私募融资筹得115亿美元,只比2012年同期的112亿美元增加2.1%。部分原因是许多公司转战IPO市场,而不是通过后期风险资本的募集来维持企业运营和成长。

  2013年IPO融资额上升241.8%,这么好的势头估计很难在2014年重现,预计2014年全球生命科学行业融资将温和增长,融资额大约在1110亿美元,多数资金来自美国以外。

  [ 风投重现活力]

  2013年,生物科技风投变得活跃,到11月底,全球生物科技风险投资金额共1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美国风险投资金额为88.5亿美元,同比增加4.5%。

  在IPO热潮的带动下,风投又有新的行情。许多风险投资者在这一波IPO行情中赚到钱,目前正在扩大融资和追加投资新项目。过去基于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考虑,不少风投不愿参与早期项目和公司的投资,使得早期初创期企业的风险基金总盘子有所下滑。但近几年,几家专注于生物科技早期项目的风险基金陆续募集到大笔资金,在2013年迎来IPO大丰收。这是风险基金过去几年坚持投资创新型企业的成功回报。

  但是,早期项目依然资金短缺,在美国投资早期生物科技企业的资金这几年都有萎缩。2013年前三季度,第一次募集资金500万美元以内的初创型企业只有102家,这是1996年以来最少的数目。如果扣除1个募资1.5亿美元的大型项目,那么只有4.67亿美元早期风投基金投入。

  作为资金不足的补充,初创型企业只能依靠非盈利机构、慈善基金和企业创投来支持早期研发和运营。

  [ 企业创投加大投入]

  过去几年,生物科技早期创投资金,每年大约有5亿美元的缺口,主要靠大药厂的企业创投部门提供,这部分资金的体量有多大不好统计,因为多数是企业内部的计划,一般不单独公布。

  大药厂之所以对这块越来越感兴趣,一是药厂需要更多创新产品和项目,二则其对外投资和并购的资金,有一部分必须投到早期项目。此外,大药厂不断重组并关停许多项目,对早期项目的扶植有可能吸引到外来风投基金。

  最近几年,大药厂比较流行的做法是,砍去诸多研发项目,外加资金和人员剥离成立新公司。2013年,默克和葛兰素分别加大自己的企业创投资金投入,还积极参与专业创投的LP参股。这种做法与以往有所不同。

  以投资形式参与创新研发,从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控制上讲,很实在、高效和低风险。但是,药厂毕竟不是投资公司,创新研发仍然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因而这部分投入需要有更好的策略和模式,不是仅仅养一支投资管理队伍。大药厂应该有别于专业投资公司,做自己所擅长的研发和产业化,离开自己的主业将失去自己的品牌和行业地位。

 [ 并购交易走出低谷]

  这一年,并购交易活跃,交易额在2013年前11个月上升至1157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15.8%,已明显走出上年并购交易下跌的颓势。赛默飞世尔科技斥资136亿美元收购Life Technologies公司,安进公司斥资104亿美元收购Onyx制药公司,是2013年的大型并购交易案。阿斯利康是2013年最活跃的买家之一,因为它必须有大动作来充实日趋单薄的新药管道。

  估计在2014年,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生物技术公司也会像大型制药公司那样,在中小企业并购方面扮演更积极的角色。2014年仍有许多因素促使生物技术领域的并购继续保持活跃。

  除了研发方面的考虑,新兴市场也是跨国药企在并购时经常考虑的因素,制药公司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并购交易将继续推动医药领域中的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

  [ 合作伙伴紧密联系]

  2013年,制药公司继续拓展开放式研发,积极寻求外部研发合作,越来越多早期研发阶段的合作伙伴陆续与生物技术公司和学术机构签约。根据已经对外披露的数据统计,2013年已有354亿美元的合作交易签约,其中142亿美元涉及新药发现或临床前研究。未来合作伙伴之间会有更紧密的交易关联度,因为大型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巨头十分渴望寻找到那些可以产生创新药物的新技术平台。

  [ 调整新兴市场战略]

  虽然新兴市场仍是医药企业开拓的重要市场,但2013年的种种事件让人感觉,对于新兴市场的交易和并购或许过快过于乐观,需要作一定调整。医药巨头在中国面临商业腐败指控,在印度遇到专利保护失控问题,其它新兴国家和地区政府不断提高药品价格管制,跨国药企已经在减缓新兴市场的拓展速度和计划。

  不过,随着日益增多的中产阶级,新兴市场仍然比欧美成熟市场更具销售和业绩的成长空间。预计在2014年,跨国药企在反思和调整新兴国家和市场战略之后,在新兴市场增加并购交易活动,并开展更为积极的经营活动。

  相关<<<

  触动资金流向的研发大事

  创新永远是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过去这一年里,投资者们对基因治疗、干细胞和RNAi技术有更浓厚的兴趣,继续支持这些创新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平台技术应用。这已经成为大药厂和投资者更为坚定和清晰的投资方向。

  新的基因公司还会不断创办和涌现,旨在推进更方便和廉价的测序,进行基因组分析和个性化治疗。用于难治性疾病的创新型平台技术和新疗法开发也被业界看好,并出现实质性进展。

  NIH预算削减

  美国政府预算封存和缩减导致2013年5%的预算被迫全线削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经费和预算5%的全线削减,至少消除了约700个研究项目的资助。

  展望未来,预计NIH的资金将继续受到限制,这迫使研究人员改变思路,部分研究项目的资金资助来源需要转向,慈善机构和疾病社团和渴望获得新技术新产品的制药公司将成为替代来源。

  临床试验监管趋严

  2013年,一些备受期待的潜在重磅药临床试验遭遇Ⅲ期临床失败,给药厂带来巨大损失。为了降低风险避免更多的后期失败,制药公司和合同研究组织开始转变,采用适应性临床试验设计,在临床研究过程中作必要的研究方式修改,使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不影响进行中的临床研究的有效性。

  临床研究的另一发展趋势是增加研究项目的信息数据和结果的透明度。过去的临床试验,药厂可以有选择性地公布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和结果,对不利的数据和结果采取封存不报的做法,未来将不允许这么做。医学界和患者未来对临床试验和结果将有更多知情权。2013年,增加临床试验透明度已在欧洲提到议事日程。2014年,预计欧洲会有下一步进展,我们拭目以待美国是否设置和监管类似问题。

  新药审批效率提升

  2013年,FDA对新药审批的态度更加务实,尤其对那些临床急需的创新药和孤儿药,审批效率提高。博乐公司预计在2014年大约会有30个新药物获得批准。

  过去这一年,业内见证第一个突破性治疗药物获得FDA上市批准,虽然罕见疾病的治疗和癌症早已是业内研究开发的重点。预计2014年还会看到一些突破性治疗药物获得重大进展,治疗领域仍将围绕那些引起死亡和难治性疾病,涉及糖尿病、心脏疾病、老年痴呆症和其他全球慢性疾病。

  生物仿制药审批路径渐明

  从概念上讲,生物仿制药在全球范围都被十分看好,许多企业都在积极推进,但也遇到不少困难。主要是申报指南细节还不是很明朗,开发商经验也不足,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这方面,走在前面的并不是原先比较高调的三大仿制药企业,而是印度Biocon公司,该公司开发的赫赛汀生物仿制药已获得印度药监部门的批准,但还没有在欧美等主要市场获得批准。美国的病人保护和支付得起的医疗法规定,已经为生物仿制药创造一个便利的审批途径。

  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公司也没坐等竞争,2013年,它们在美国一些州试图通过行业法律来提高生物仿制药的门槛。

  预计生物仿制药的审批路径在2014年会有眉目,美国FDA会把这方面的审批作为监管领域的重点考虑,因为生物技术药明年将迎来第一波专利过期,且药品支付方对成本更低的专科生物药替代品有明确需求。

  基因测序进入临床

  2013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测序平台用作诊断,标志着DNA测序技术将从基础研究过渡到临床使用。2014年,快速和简便的测序法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会开始普及,吸引临床医生在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时,考虑参照患者的遗传信息。

  诊断试剂降低医疗成本

  准确的诊断才能精准用药,这是个性化治疗的基石,诊断的价值会越来越显得重要。医生指导病人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药物和剂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保险公司和政府支付越来越趋向于只承担对患者治疗有效的药物,这就需要有更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或无临床受益的药物处方,不然保险公司不会为此买单。与此同时,诊断相关企业将不得不用数据和结果向买单者证明,他们所支付的诊断测试费用物有所值,其成效在于降低总体医疗成本和/或改进的治疗效果。

  数字医疗匹配提升价值

  2013年,患者、医疗服务提供者和付款人已开始拥抱数字医疗技术,但隐私问题始终会有困扰。随着与数字医疗相关的这些设备、传感器和应用程序所生成的数据不断增加,保护患者隐私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

  即使前景光明,2014年,数字医疗公司仍将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数字医疗和医药的广泛实施,单兵作战还是有很大挑战,开发商需要决定如何最好地为投资者和医疗保健社区创造价值。预计相关设备的互操作性问题,将成为该领域发掘数字医疗价值的关键,这些装置是否有能力与电子健康记录进行沟通,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匹配是一个焦点。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健康向来都是潜力无限的行业,当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后,在健康方面的支出会大幅提高,健康一直都应该是投资的首选领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