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843|回复: 0

[市场分析] 申万宏源医药:2016基因巨头驾临|解密华大基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640.webp.jpg


(1)申万宏源医药配有专门的基因检测/精准医疗专题研究组,笔者曾于美国从事癌症基因研发工作,拥有深厚的行业资源与经验,对基因科技行业高度关注

(2)2014513日,申万宏源发布市场第一篇基因检测深度报告

(3)2015314日,中国国家基因库登上新闻联播后,申万宏源医药独家专访国家基因库负责人周欣

(4)201619日,华大基因研究院再次登上新闻联播,申万宏源医药独家专访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徐讯,解密华大基因

(5)作为中国基因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两次登上新闻联播,释放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的重要信号

(6)号称上帝之手的基因编辑治疗CRISPR/Cas9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美国新锐领军企业EditasCrispr Therapeutics拟在纳斯达克上市,美股映射亦有望带动A股相关标的的投资热度

(7)2016,我国基因检测行业巨头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IPO进入成熟期,即将登陆A股资本市场,必将带动整个A股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板块的投资热潮

640.webp (1).jpg

深度报告摘要
华大基因两次登上新闻联播,释放重要信号。基因测序/精准医疗行业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带来人类医学的革命。在美国,奥巴马总统于2015年推出了“精确医疗计划”,希望以此“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在我国,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2015年3月14日(国家基因库)与2016年1月8日(华大基因研究院),华大基因两次登上新闻联播,正如央视所释放的信号,我们认华大基因两次登上新闻联播,释放重要信号。基因测序/精准医疗行业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带来人类医学的革命。在美国,奥巴马总统于2015年推出了“精确医疗计划”,希望以此“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在我国,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2015年3月14日(国家基因库)与2016年1月8日(华大基因研究院),华大基因两次登上新闻联播,正如央视所释放的信号,我们认为国家政策将进一步大力鼓励和支持基因测序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申万宏源医药两次独家专访,解密华大基因。

万亿级市场,基因科技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5%,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预计将可达117亿美元;综合考虑上游基因测序仪、中游基因检测服务(NIPT、PGS、肿瘤筛查、遗传病筛查)、下游基因编辑治疗、基因药物以及基因大数据,这将是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基因科技领域技术日新月异:(1)产业链上游,基因测序仪基本被Illumina与Life Tech垄断,而华大基因通过收购CG介入,已具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能力 (2)中游,基因检测服务,NIPT技术已非常成熟,而PGS、肿瘤及遗传病筛查的科研项目不断创新前进,产业成熟度也在提升,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个个千亿级别的基因检测服务产品。(3)下游,号称“上帝之手“的基因编辑治疗CRISPR/Cas9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美国新锐领军企业Editas,Crispr Therapeutics拟在纳斯达克上市,美股映射亦有望带动A股相关标的的投资热度;而基因大数据领域将随着整个产业的不断扩张和普及而指数级高速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预测调控以及精准治疗产生巨大的作用。

解密华大基因:中国龙头,世界一流。华大基因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华大基因作为行业先驱,形成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分支机构和业务网络(包括国内1500家科研机构和800家医疗机构)。2012-2014年收入复合增长20%,2014年实现收入11.3亿,净利润5853万。核心业务包括基础科研服务、生育健康服务、复杂疾病服务和药物研发类服务四大领域,生育健康服务是近年快速增长的核心业务,基础科研服务保持基本稳定的收入规模。募集资金17亿主要应用于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建设等项目。华大控股收购CG提高在测序仪领域的竞争力,募投项目采购仪器中BGISEQ系列数量远高于其他产品,进口替代趋势显著。随着项目的陆续投产所带来的利润增加,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2016,巨头驾临,高潮迭起。2016,我国基因检测行业巨头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IPO进入成熟期,即将登陆A股资本市场,必将带动整个A股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板块的投资热潮。我们持续看好基因检测行业。推荐标的:建议积极关注基因检测及精准治疗板块相关个股:华大基因(拟IPO)、贝瑞和康(拟IPO)、达安基因、荣之联、劲嘉股份、迪安诊断、千山药机、紫鑫药业、新开源、丽珠集团、北陆药业、东富龙、银河生物、澳洋科技、仟源医药、汤臣倍健、中源协和、安科生物、姚记扑克、香雪制药等。

1 解密华大基因:中国龙头企业,世界一流机构
1.1华大基因: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致力精准医学

华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以诊断和研究服务为核心。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华大基因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愿景,以推动生物研究进展和提高全球医疗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基于基因领域研究成果及生物技术在民生健康方面的应用,进行科研和产业布局,致力于助力和加速科学创新,减少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抑制重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实现精准治愈感染,助力精准医学。近些年来全球基因测序市场飞速发展,据测算,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将达到1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公司作为行业先驱,拥有上百台高性能测序仪,质谱仪和大型计算机,为数据的输出、存储、分析提供有力保障,公司还拥有世界顶尖的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和综合云平台,为全球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组织提供基因组学相关的研究、应用服务。

公司形成覆盖全球的分支机构和业务网络。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在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广州等大陆主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和临床检验中心,并在香港、欧洲、美洲、亚太等地区设有海外中心和核心实验室,已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网络布局。目前,华大基因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多家科研机构和8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100多家;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合作的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超过2000家。
640.webp (2).jpg
华大控股持有42%股份,实际控制人具备企业掌控力。汪建1999年创办华大基因并承接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拥有丰富的海外研究经验和国内经营管理经验。汪建持有华大控股85%的股权,华大控股控制华大基因42.4%的股权,具备较强的控制力。

640.webp (3).jpg
华大控股qixia优质资产众多,与华大基因形成协同。华大控股qixia除华大基因外,还拥有华大农业、华大水产、华大研究院、CG等优质资产,其中亿华大研究院为首的众多研究机构为华大基因提供全面技术支持,CG的测序仪更是华大进入测序仪市场的关键资产。

640.webp (4).jpg
公司人才结构以高学历的年轻群体为核心。截止2015年6月公司拥有员工总数2231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8.5%,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27%,30岁以下员工占比77%,均高于行业水平,高学历的年轻科技精英是公司的核心驱动力。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公司近年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2012-2015H1分别实现7.9、10.5、11.3、5.7亿收入,复合增长率约20%,净利润分别为达到8535、17267、5853、8247万元。公司净资产规模从2012年的1.5亿快速增长到2015年上半年30亿,实现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2014年由于Illumina大幅提高耗材供应价格导至公司利润水平波动较大,随着自主产品推向市场,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恢复。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公司收入结构以国内收入为主,采取直销、代理和政府合作结合的方式。公司68%的收入来自国内,其他收入相对均匀地分布于南北美、欧非和亚太地区,体现了公司业务全球布局的战略,销售模式上采取直销、代理和政府合作结合的方式,以直销为主,具备较强的销售终端控制力。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1.2 以生殖健康服务和基础科研服务为核心的四大核心业务
1.2.1 生殖健康服务等高速增长,基础科学服务稳健
四大核心业务快速增长,全球收入结构良好。华大核心业务包括基础科研服务、生育健康服务、复杂疾病服务和药物研发类服务四大领域,从收入结构看,以国内收入为主,同时全球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也较高,保持了全球化发展的扩张趋势: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1)生育健康服务:华大作为最早开展无创产业筛查的机构,是该领域的龙头企业,2014年收入3.65亿,保持了较快的增速。筛查通过多组学和生物信息技术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检测,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遗传病,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公司已经建立基于孕妇外周血进行无创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的技术体系,并延伸至孕前夫妇遗传并携带者筛查、孕中流产查因、胎儿宫内异常查因、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单基因疾病诊断等领域,形成贯穿婚前、孕前、产前、新生儿等整个生育过程的检测系列产品。目前该领域的竞争程度加剧,盈利能力正在受到影响。

640.webp (13).jpg
(2)基础科学研究服务:华大科技的核心业务,2014年收入4.5亿,收入规模基本稳定,但由于公司整体业务规模体量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服务的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以基于测序和非测序技术的科研解决方案,为全世界的生物、农业和医学等领域研究者提供从基因测序到生物信息分析的一整套基因组学解决方案。

(3)复杂疾病服务:是面向肿瘤患者的精准医疗应用,2014年收入2.8亿,对各类复杂疾病的致病机理和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协助疾病研究者充分认识各类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并依据这些研究结果,指导医生更好的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疾病预防、诊断、预后以及用药指导,帮助医疗机构实现临床复杂疾病的防控。

640.webp (14).jpg
(4)药物研究和临床服务:公司针对传统上漫长而又艰难的新药研发流程,扩展开发了致病机理发现、生物标记开发、药物靶位确认和药物风险管控等全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业务,可以有效帮助只要公司客户缩短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周期,提高药物的临床批准率,减少药物研究与开发风险,2014年收入4433万,保持了平稳的发展趋势。

640.webp (15).jpg
1.2.2 收购CG,测序仪进口替代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BGISEQ系列测序仪具备进口替代空间,Illumina耗材提价对公司业绩产生阶段性影响。从募投项目所需测序仪的价格看,目前华大的BGISEQ产品具备显著的价格优势,采购数量显著多余其他进口测序仪,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有望更大规模地替代Illumina等供应商的市场空间。2014年Illumina耗材价格大幅提升了56%,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收购CG之后,随着自主产品比例的提升,盈利能力将逐步提升。

640.webp (16).jpg
640.webp (17).jpg
640.webp (18).jpg
640.webp (19).jpg
下游客户分布广泛,上游供应商依赖度较高。公司客户集中度较低,公司与大量机构开展合作,市场化程度高。不依赖于单一客户,可以保证公司盈利水平保持稳定。公司最大的供应商Illumina的采购额占采购总金额的46.46%,其主营业务成本受制于Illumina。Illumina于2014年7月大幅提高试剂和耗材的价格,涨幅为50%-60%,导至公司毛利率水平下降,随着公司自主生产的测序仪逐步向市场推广,供应商的依赖性有望持续改善。

640.webp (20).jpg
640.webp (21).jpg

经过多年的数据和技术积累,华大基因先发优势明显。华大基因拥有上百台Illumina生产的Hiseq系列测序仪,目前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测序中心。公司还汇聚了顶尖的生物信息人才,是2000年世界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的承担者。截止至2013年,公司拥有97086项研究成果,是世界基因组学的龙头。公司目前拥有测序平台、质谱平台、信息平台、技术平台(癌症个体化诊疗、肿瘤低频检测等)技术体系。同时具有监管牌照优势。2014年华大qixiaBGISEQ基因测序仪为第一个获CFDA注册的基因检测设备;获得首批遗传病诊断专业、产前筛查与诊断专业、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专业、肿瘤诊断与治疗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资质。

具备高于行业临床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基因组数据库。华大依靠多年的临床研究,具备积累的技术优势和数据优势,2015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完成累计百万样本数据的检测,覆盖4000多种疾病和上万阳性病例。同时公司具备丰富的基因组数据库,可以形成依赖于数据库的测序结果分析。2013年华大控股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逐步破除对供应商的依赖,打造自己的基因测序全产业链。公司于2014年推出Revolocity和BGISEQ-500两款自有测序仪器,开始具备向全球市场扩展的硬件基础。

1.3 募投项目致力于基因大数据云服务和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升级
募集资金17亿主要应用于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升级项目、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医学检验解决方案平台升级项目、云服务生态系统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其中精准医疗平台和基因组学研发中心是核心项目。

640.webp (22).jpg
云服务生态系统建设项目拟通过组织计算机软硬件专业人员设计优化在线生物信息云计算平台BGI-online,以适应国内公有云服务器架构,大幅提升公司生物信息分析能力,改善产品交付周期,吸引全球顶尖生物信息分析软件研发人员,打造以基因测序为核心的生物信息云计算生态,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行业地位。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信息平台BGI Online,已经在亚马逊全球云服务平台系统上完成了海外测试版本的开发,目前注册的用户已经达到500个左右。BGI Online为新一代测序项目的管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其拥有强大和可靠的基础设施和一流的安全性,可以为各种类型、大小的机构提供数据存储、自动化分析、数据传输、生物信息方法开发和共享服务,为科研数据研究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医学检验解决方案平台升级项目由三个子项目构成,分别由公司的子公司深圳临检、天津临检、武汉临检建设实施。公司拟通过升级扩建三地医学临检所,完善国内区域性临床应用业务布局,提升现有医学检验业务的生产和交付能力,扩展医学检测产品线,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打造公司医学检验整体解决方案平台,进而全面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渗透力。

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升级项目拟利用已有的研发水平、技术积累,在武汉建立计算峰值1P flops和存储规模230PB的数据中心,借此提高小型的专用数据中心(生物信息一体机)的服务效率,使临床诊断分析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在精准医学服务平台(简称“私有云”平台)进行,有效推进医院的研发项目合作和提升当前精准医学服务业务。同时提供与公司云服务生态平台的连接端口,帮助客户进行快速升级,激发其购买新的软件应用和数据的需求,进而帮助客户进行新的业务开发,催生更多的医学业务需求,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将在天津市空港经济区环河北路与中心大道交叉口空港商务园东区3号楼通过购买写字楼新建研发中心,预计面积为3,109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公司新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基地、引进技术的承接和改进基地、新产品孵化基地,依托于新技术的新产品量产测试基地。为整个公司的基因科研服务和生物医学诊断服务提供技术保障和发展的源动力。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基因科研服务研究和生物医学诊断服务研究,规划建立11 个子中心进行32个项目研发。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将实现公司各区域、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传输、交换和处理的无缝衔接,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对公司资源的管理力度,从而实现新旧业务承接、生产过程监控、检测结果精准、数据安全可靠、按期交付;本项目可以提高公司各区域、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公司对主营业务数据的集成管理与科学应用能力。包括区域网络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和企业信息安全建设三个方向。通过对各个系统平台的数据处理,规范企业管理模式,整合业务体系,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有利于公司建立科学决策体系,有效推动公司各片区、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配合,使公司的运作效率大幅提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公司的长期、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募投项目有效强化了现有的核心业务,布局了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项目实施完成后,将扩大公司产品产能,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随着项目的陆续投产所带来的利润增加,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1.4 基因检测/精准医疗市场:人类医学革命的万亿级蓝海
1.4.1 测序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基因测序行业经历多年发展,近年开始加速增长。从1988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开始,基因组学应用的壮阔前景开始展现在人类面前。1998年毛细管测序技术问世,测序提速10倍,原计划15年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加快进度。2006年,第二代测序仪诞生,成本下降百倍,形成“超摩尔定律”之势,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成本从首次的30亿美金下降到如今的1000美金,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衍化,测序效率的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随着测序成本的显著降低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的显著上升,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在这一领域做出前瞻式布局:鼓励高端测序仪的研发和商业化、建立配套的生物信息计算平台、推进基因组领域的科学研发和临床转化。
640.webp (23).jpg
近几年来基因测序市场飞速发展,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将达到1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综合考虑上游基因测序仪、中游基因检测服务(NIPT、PGS、肿瘤筛查、遗传病筛查)、下游基因编辑治疗、基因药物以及基因大数据,这将是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

640.webp (24).jpg
1.4.2产业链:上游垄断、中游火热、下游打开未来之门
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产业链上游,基因测序仪基本被Illumina与Life Tech垄断,而华大基因通过收购CG介入,已具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基因测序技术成本不断降低,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30亿美金,降低到1000美金,并在不断降低;继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之后,第三代以及其他新的基因测序技术亦在不断衍化进步与创新中。(2)产业链中游基因检测服务中,NIPT技术已非常成熟,而PGS、肿瘤及遗传病筛查的科研项目不断创新前进,产业成熟度也在提升,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个个千亿级别的基因检测服务产品。(3)产业链下游,号称“上帝之手“的基因编辑治疗CRISPR/Cas9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美国新锐领军企业Editas,Crispr Therapeutics拟在纳斯达克上市,美股映射亦有望带动A股相关标的的投资热度;而基因大数据领域将随着整个产业的不断扩张和普及而指数级高速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预测、分析、调控以及精准治疗产生巨大的作用。

640.webp (25).jpg
基因组学相关产业将在四大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1、基因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疾病、农业基因组学、微生物学和宏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将对人类健康、农业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变革;2、基因技术应用于生殖健康,将显著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类健康水平;3、肿瘤基因组研究将揭示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基因组测序技术成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的基础;4、基因组技术与传统临床医学的最新科研结果结合,形成精准医疗,为疾病诊断、治疗、临床决策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基因组相关产业已形成了包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基因芯片的代表企业是美国的Affymetrix公司。新一代DNA测序的代表企业是美国Illumina,Inc.、Life Technologies和瑞士的罗氏公司。Illumina,Inc.并购Solexa公司的测序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全系列的新一代DNA测序仪,2012年取得全球新一代测序仪市场约64%的市场份额。Life Technologies 公司并购SOLiD和Ion Torrent公司的测序技术并在此技术上开发出新一代DNA 测序平台,2012年取得全球约21%的市场份额。瑞士罗氏公司并购454生物技术公司的测序技术建立新一代DNA测序平台,2012年取得全球约10%的市场份额。电子信息行业巨头Google、IBM、索尼、三星等也积极进军基因产业。新一代DNA 测序技术已被用于临床医学服务,代表性的应用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中国的代表企业是华大基因和贝瑞和康。国外代表企业包括Sequenom、Verinata Health(被Illumina, Inc.收购)、Ariosa(已被瑞士罗氏公司收购)和Natera。美国的个人基因组测序机构发展领先,代表企业有23andMe、Knome和Foundation Medicine。

中国基因发展基本与全球同步,初期主要通过进口的二代测序仪发展下游应用。2008 年,将第二代测序技术用于研究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联,2010年,开发出可用于临床的应用,代表产品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国内代表企业是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博奥生物、上海伯豪生物、药明康德等。新一代DNA 测序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种子公司及其它生物公司的研发工作,国内代表企业是华大基因、博奥生物、上海伯豪生物、药明康德等。在中国,基因检测设备自主研发能力相比发达国家比较弱,目前,二代测序技术应用还主要依靠美国公司Illumina, Inc.和Life Technologies 等提供的新一代测序仪。

华大控股收购CG提高在测序仪领域的竞争力。2012年收购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ompleteGenomics,从而拥有了自主产权的DNA测序仪,扩大了服务和解决方案组合。博奥生物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芯片及相关仪器、软件数据库,并成功的开拓北美、欧洲、亚洲、中东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2015年发布了新型国产基因测序仪。2014年6月华大基因推出的BGISEQ-100 和BGISEQ-1000 率先获得了CFDA的上市审批,目前已广泛用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此后国内主要基因检测机构的测序仪器和检测试剂盒相继获得了CFDA 认证,国家卫计委临床应用试点单位也陆续公布。总体上,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应基因产业发展的宏观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条。

1.4.3 国际及国内竞争格局
基因组学应用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华大基因作为基因测序与检测服务提供商,面对来自基因测序提供商的竞争。基因测序提供商主要分为两大类分为两大类,一是面向基础研究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二是面向终端用户的临床、医疗类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

1)面向基础研究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大型基因组学实验室和大型测序服务公司,如国内的华大基因、诺禾致源、药明康德,国际的Broad 研究所、Sanger 研究所等。他们购买大量的测序设备仪器,提供此类服务。另外全球也存在一些中小型公司,提供其中部分种类的服务。

2)面向终端用户的临床、医疗类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医学独立实验室(如金域检验、达安基因、华大基因、迪安诊断、艾迪康等)和医疗机构(即医院自行开展基因检测服务)。目前,国内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大多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主,其他的还有药物靶向治疗检测、遗传缺陷基因检测、致病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疾病风险评估等多种基因检测服务。

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领域为代表,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为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博奥生物、安诺优达、凡迪生物、达安基因、Sequenom、Verinata Health(被Illumina,Inc.收购)、Ariosa(已被瑞士罗氏公司收购)、LifeCodexx、Natera。其中,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博奥生物、安诺优达、凡迪生物、达安基因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南亚市场;Sequenom、Natera、Verinata、Ariosa(已被瑞士罗氏公司收购)主要分布在北美市场,而LifeCodeXX专注于欧洲市场;仅有Sequenom公司涉足大洋洲的市场。

640.webp (26).jpg
1.4.4 国家政策鼓励、规范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近几年,国家加快培育生物技术产业,把握我国在新世纪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使得生物行业蓬勃发展,尤其将基因测序作为国家重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先后推出了多项政策、制度进行规范和扶持。

640.webp (27).jpg
2.走进华大基因:“中国精准医疗计划”
2.1新闻联播释放“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信号
2015年3月14日,中国国家基因库(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国家基因库)登上新闻联播;2016年1月8日,华大基因研究院再次登上新闻联播。作为中国基因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两次登上新闻联播,释放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的重要信号。

在美国,奥巴马总统于2015年推出了“精确医疗计划”,提议在2016财年向该计划投入2.15亿美元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希望以此“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在我国,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正如央视所释放的信号,我们认为国家政策将进一步大力鼓励和支持基因测序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新闻联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自主创新是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一批科研机构、企业在自主创新的路上练就了独门绝技,争当世界科技创新赛场上的领跑者。”

在华大基因的实验室里,150多台先进基因测序仪,每天可以对数千个人类基因组进行分析。他们曾在这里完成了世界第一个黄种人基因组图谱、第一个大熊猫基因组图谱。日前,华大基因发布了两款基因测序仪,最快可在24小时内完成对肿瘤基因的检测。

然而几年前,华大基因却由于长期依赖基因测序仪器的进口,不得不受制于人。2012年,外国厂商为了遏制其迅速发展,甚至一度停止向他们出售新仪器。经过三年时间,20万个小时的试验,研发团队最终开发出了完全国产化的测序仪,不仅在性能和应用方面能够和国际接轨,而且检测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六分之一。在世界基因测序上的贡献已超出5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靠什么创新,核心的关键就是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源头创新的研发支持力度。2014年全社会研究和开发支出达13300多亿元,占GDP比重达2.09%。根据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自然指数》增刊显示,中国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增长了37%,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的总体贡献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2015年3月14日,中国国家基因库登上新闻联播后,申万宏源医药独家专访国家基因库负责人周欣;2016年1月9日,华大基因研究院再次登上新闻联播,申万宏源医药再次独家专访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徐讯,解密华大基因,展望2016基因检测行业风云再起。

2.2基因测序行业最前沿进展:专访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徐讯
华大发展的过程大致上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0-1998年积极筹备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时期的技术是比较早期的,测序成本非常高,中国还不具有测序能力;第二阶段1998-2006年参与到人类基因组项目当中,参与到了国际人类基因组项目的1%,是最低的参与门槛,是早期基因组的核心合作方之一,与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建立了比较好的联系,当时华大创始人和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发起者就建立了联系,对华大的发展有深刻影响;第三阶段2006-2014年开始思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转化,从参与到引领方向的跨越,完成发起了其他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奠定了精准医学的前身,第四阶段2014年以后是华大跨越发展和引领行业的阶段,关键的环节是测序技术的发展,期间测序成本大幅下降,目前不到1000美金就能完成,成本下降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可能性,测序行业会迎来快速发展,成为医院的常规检测项目。

华大研究院是华大集团下的非盈利组织,在深圳、 硅谷、天津、武汉都有团队,每年在三大杂质上发表41篇论文,国内排名仅次于清华和北大。研究院业务主要是以下几部分:测序仪器和平台技术开发、精准医学的研发、农业研究、衰老相关的研究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研究。

640.webp (28).jpg

精准医学和其他个性化医学和自体医学的差异在于通过廉价的大数据的获取降低医疗成本,当有了基因的判断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用药,甚至可能用最便宜的药即可完成治疗,他们不仅仅是帮助医疗,更能降低成本,华大做过很多的尝试,包括对耳聋基因等出生缺陷的筛查,与当地政府合作筛查并统计结果,投入的资金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精准医学的发展还有很大的难度,目前对疾病的了解尚浅,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困难,需要依靠大数据。癌症最大的问题是癌症的是成千上万细胞的变化,每个细胞的变化都不一样,单一用药难以杀死所有类型的肿瘤细胞,会有不断的复发,如果能够通过大数据完成对癌症变化状态的分类整理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杀死所有癌细胞,对于每种癌症,至少需要10万以上的病例积累才能完成精准化的治疗,要做到百万例需要更大量的投入。测序成本的持续下降是大数据积累的重要动力,目前测序行业比较火爆,上游仪器和供应商因为数量有限而受到更多关注,只有llumina和Thermo Fisher两家,主流的测序仪和试剂都掌握在这两家公司手中,罗氏一直在投资该领域但仍然没有拿到很好的技术。目前竞争格局最大的问题在于寡头竞争导至的行业成本难以持续下降,华大做测序仪就是要继续实现成本的下降。随着测序仪项目和技术的成熟,华大开始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解除自身的发展瓶颈。

国内PGS试管婴儿市场需求加速NIPT需求增长。华大做NIPT的拐点是龙年生育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生育需求促进NIPT需求大幅提升;公司认为2016年二胎放开是爆发增长的重要机遇,试管婴儿的需求将大量增长,相应的NIPT的需求量随之爆发增长,市场得以有效突破,医生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很多的准备也趋于成熟。中国精准医疗计划是国家部委重点计划的一部分,地方政府和各地医院都有计划,深圳在更新的产前手册中加入了NIPT,说明了政府和医生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华大有很多PGS相关技术的积累,比如单细胞检测技术,分析的能力包括生物信息分析以及疾病数据库,可以判断致病基因。数据库对公司的产业化有帮助,市场上的技术是类似的,单细胞测序和数据库是比较核心的因素。

测序和病理学结合是华大研究的重要方向。测序需要和病理、影像一起积累数据,最近公司和联影携手在贵州做了影像学数据积累的合作,在病理方面也已经做了很多的数据积累,华大在国家基因库项目里搜集肿瘤样本时收集了很多病理资料,希望未来两年内在特定癌症领域积累10万以上的数据。

华大测序仪的发布大幅提升公司的产业影响力。公司已经发布了两款新产品,小型机很快可以交付订单,已经基本完成所有测序仪的测试,效果不低于主流测序仪的水平,华大仪器的特点是医院测序可以全程在仪器上完成,仅需要24小时,具备更高的便捷性。该仪器类似于llumina和Thermo Fisher的产品。

衰老研究致力于延缓衰老和改善免疫。衰老的研究分为体值和颜值两部分,体值和自己的基因比较相关,颜值是和免疫和代谢相关,进一步和肠道微生物相关。肠道微生物是可以通过饮食和微生物调节改变并进一步改善代和免疫。公司做了大量动物实验,一方面致力于延缓衰老,另一方面致力于改善身体状态。

医院历史保留的癌症样本是潜在的数据来源,依靠建立大数据更好地进行肿瘤治疗。公司的目标首先是对国内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情况的改善,行业整体都会保持快速的增长。肿瘤的精准治疗高度依赖大数据的采集,目前除了临床直接采集的数据外,还有医院历史上保留的癌症样本作为潜在的数据来源,国内医院在样本保留方面都做的很好。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早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核心算法等技术,也会和别人合作开发相关的工具,同时对外发布了用户版的工具集。在算法方面,既有海量数据挖掘的科研应用,还有快速临床的应用,快速发现病因并找到检测报告,内部研发的人30分钟就能完成分析,通过加入定制硬件可以让检测更快捷。

国内测序仪多数仍在科研阶段,测序的产业化趋势可以继续降低成本。国内测序仪大部分还停留在科研阶段,徐讯参与过相关技术的研发,很多先进的技术尚无法投入产业(比如一些生物光学方面的技术),产业化还需要时间。美国的价格测序平均价格两三千美金,国内乳腺遗传风险的检测大约300美元,公司的目标是下降到300人民币且已经非常接近这一目标。其他新技术比如Life的质子测序的技术的产业化也是可能的,但是难以达到目前主流技术的广泛应用。

持续关注基因编辑,发掘新的编辑体系。公司也一直关注不同的基因编辑体系,很多疾病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就可以直接治愈,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专利的争议,专利可能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因素,专利官司会导至一些不明朗的问题,影响其他公司的参与。华大对行业趋势持乐观态度,很多新的基因编辑体系有可能会被发现。基因编辑的伦理方面公司认为在如果仅用于治疗疾病就不会有伦理问题,还需要看政府的监管政策,行业大趋势不可阻挡。安全性方面公司也做了很多实验,关注脱靶的情况,任何药都有副作用,未来需要大量的安全性评测去完成产业化。测序一方面是在数据积累的前提下对癌症重新分型,可能可以把基因作为癌症分型的依据,而不是以部位和细胞大小来判断癌症。

大数据积累需要共同推进,全面的数据共享短期内难以实现。大数据存在所有权问题,数据获取是有成本的,另外还有隐私和伦理问题,数据没有办法进行全球共享。人是有国界的,生物样本进出国家把控非常严格(美国对人口数据有严格管制)。公司间的数据公司是希望可以共享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共享一定是有助于行业发展的。大数据就是需要全国之力才能实现,中国的医院还是比较重视病理的保存,保留了大量的病理的样本,这些样品都可以测序,10万以上的测序是有可能的。

基因的所有权可能存在争议,基因捐献尚难以实现。基因由于不完全是自己的,有一半是父母的和子女的,目前没有隐私权的完美解决方案,基因未来有可能以机构承接所有数据,或通过运营商运营,形成有偿使用的生态系统,但是这个需要有一个推动力,需要有一个早期的数据集。虽然成本会越来越低,当规模化以后,成本仍然是敏感的。数据成本角度,运营商可能需要自己出钱建立数据库。

微量测序技术取得新进展,技术逐步成熟。皮克级测序的技术在2012年有了比较大的进展,用了新的方法扩增以及美国的技术,可以实现微量皮克样本扩增成纳克级后再进行测序,需要较高的洁净等级并减少人工操作的污染。
3.投资策略:2016,基因巨头驾临,高潮迭起
(1)基因测序/精准医疗产业在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必将带来人类医学的革命。在美国,奥巴马总统于2015年推出了“精确医疗计划”,提议在2016财年向该计划投入2.15亿美元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希望以此“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在我国,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华大基因两次登上新闻联播,正如央视所释放的信号,我们认为国家政策将进一步大力鼓励和支持基因测序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正如新闻联播所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一批科研机构、企业在自主创新的路上练就了独门绝技,争当世界科技创新赛场上的领跑者”。

(2)基因科技领域技术日新月异:(1)产业链上游,基因测序仪基本被Illumina与Life Tech垄断,而华大基因通过收购CG介入,已具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基因测序技术成本不断降低,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30亿美金,降低到1000美金,并在不断降低;继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之后,第三代以及其他新的基因测序技术亦在不断衍化进步与创新中。(2)产业链中游基因检测服务中,NIPT技术已非常成熟,而PGS、肿瘤及遗传病筛查的科研项目不断创新前进,产业成熟度也在提升,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个个千亿级别的基因检测服务产品。(3)产业链下游,号称“上帝之手“的基因编辑治疗CRISPR/Cas9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美国新锐领军企业Editas,Crispr Therapeutics拟在纳斯达克上市,美股映射亦有望带动A股相关标的的投资热度;而基因大数据领域将随着整个产业的不断扩张和普及而指数级高速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预测、分析、调控以及精准治疗产生巨大的作用。

(3)2016,我国基因检测行业巨头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IPO进入成熟期,即将登陆A股资本市场,必将带动整个A股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板块的投资热潮。

(4)申万宏源医药团队专设基因测序专题研究组,在基因测序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经验与行业资源,时点把握精准,持续看好基因检测行业。推荐标的:建议积极关注基因检测及精准治疗板块相关个股:

华大基因(拟IPO,已披露招股书,中国基因检测行业领军企业)
贝瑞和康(拟IPO,中国基因检测行业领军企业)
达安基因(A股基因检测龙头公司,公司业务覆盖了分子诊断全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开发,中游分子诊断仪器和试剂生产销售,代理LifeTechnologies 和Iron Proton 等测序仪,下游独立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等)
荣之联(华大基因股东,也是重要供应商,为华大基因等提供生物基因测序信息分析业务)
劲嘉股份(介入基因编辑领域,公司与中山大学黄军就副教授合作,目标建立基于CRISPR/Cas9 技术的地中海贫血疾病基因修正的技术体系)
迪安诊断(第三方诊断产品及服务,2.5亿元收购博圣生物,进军优生遗传检测领域;全资子公司杭州迪安取得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资格)
千山药机(涉及个体化医疗领域以及基因检测试剂盒业务:宏灏基因主要产品是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芯片;上海申友主要产品有乙肝耐药检测试剂盒、性病荧光检测试剂盒、血液病融合基因及耐药预后基因检测试剂盒、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肿瘤靶向治疗及化疗药物相关用药检测试剂盒。)
紫鑫药业(公司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开发的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型国产测序仪BIGIS系统正式问世)
新开源(收购呵尔医疗、三济生物、晶能生物,介入肿瘤早期诊断、个体化医疗及基因检测领域)
丽珠集团(参股CYNVENIO公司,采取高纯度提取循环肿瘤细胞群来进行DNA测序)
北陆药业(公司向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增资3000万元,认购其增资后20%的股权。南京世和主要从事与癌症用药相关的基因检测技术服务业务,包括癌症基因检测、罕见病基因检测、科研测序等服务和相关技术支持。目前北陆药业正积极世和基因尽快取得基因测序试点资格)
东富龙(全资子公司东富龙医疗参股上海伯豪生物34%股权。伯豪生物从事基因芯片及测序服务等,为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系统的生物学研究全面解决方案)
银河生物(公司5亿元投资南京生物,南京生物是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和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的产业化平台,在CRISPR/Cas9系统编辑敲除模式动物上具有领先技术)
澳洋科技(参股吉凯基因2%股权,吉凯基因是国内领先的科研服务、以及疾病诊疗关键基因研究服务供应商,拥有完善的RNAi技术,CRISPR/Cas9慢病毒系统和TALLEN技术储备,与2015年12月刚刚完成B轮融资,建设基因诊疗研发平台)
仟源医药(收购杭州恩氏基因,进入基因保存领域,为下一步进入基因测序及诊疗领域做好储备及基础)
汤臣倍健(参股上海凡迪,其专注于基因测序服务,拥有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资质,同时与湘雅医学检验所达成战略合作,主推业务为推广NIPT和单基因遗传病,以及个体化用药等基因检测服务)
中源协和(公司是细胞治疗领域龙头公司,并拟战略性通过外延扩张介入基因测序及精准治疗领域)
安科生物(参股博生吉生物科技15%股权,博生吉拥有CART和CAR-NK技术平台;收购中德美联,其主要从事法医DNA检测服务,同时出售试剂盒产品。主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储备有高通量测序技术,未来将向医学诊断领域延伸)
姚记扑克(拟增资上海细胞治疗公司,其拥有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包括CART在内的6项细胞治疗技术有望开展临床研究)
香雪制药(公司布局高亲和性T细胞受体(TCR)介导的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主要针对以肺癌、肝癌和黑色素瘤为主的恶性实体瘤细胞进行高效靶向杀伤)

来源:申万宏源医药杜舟/孙辰阳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