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小米联合创始人,现任高级副总裁刘德曾经分享过一个故事:
做小米一代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移动电源,因为那个时候觉得手机耗电。我们成立了一个小组做,4000毫安的成本158块,卖250块。那是2012年,一年也卖不了几万只,后来这个生意就停掉了。算了,不要做了,这不是我们的生意。
2013年,深圳的一个兄弟拿一个移动电源来找我,说德哥你帮我卖吧,很便宜。我说便宜一定是山寨电芯,很危险的。那兄弟说,不是,这是苹果的电芯。苹果电芯怎么能这么便宜呢?那兄弟说,这是尾货。
这个兄弟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提醒。我们看任何行业要看到这个产业的本质,移动电源的本质是尾货生意。电芯封装厂每年给各个手机品牌各个型号封装电池,到了年底的时候总是有尾货,用个塑料扣起来就叫充电宝。
既然是尾货,我们能不能做?其实还不能做。这个型号的货源20万只,那个型号的2万只,不同型号做不到单品海量。于是算了,不说了,不该我们挣这份钱。
到2013年春天,联想发了一个消息,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制造商——商业世界本质上是个信号学的世界,判断商业信号非常重要——这里传达了两个信息:第一,世界人民都不做笔记本了,所以联想最大;第二,笔记本标准的18650电芯,一定会出现全球的尾货。
如果笔记本的18650电芯开始出现全球的尾货,肯定可以做,我们迅速投了生态链公司(紫米)。我们去找三星,说我知道你有巨大的产能富裕,要不你就把产线停下来,要不你就给我联想的价格让我做。拥有工厂最痛苦的就是不能停下来,于是我们拿到最好的价格。那一年,我们做了第一代铝合金外壳的产品,定价49元。 2014年1月小米移动电源正式开卖,凭借在价格上的巨大优势迅速打开市场(小米产品的售价甚至低过一些厂商的电芯采购价),到2018年12月,小米移动电源累计销量突破一亿台,而当时各个型号小米手机的总计销量也才达到1亿台。
2016年,紫米人均产值近30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2097万元,高于同年苹果的人均产值186万美元)。2018年底,紫米员工总数只有90人,而创始人张峰对2019年的销售预期是40亿元,也就是说人均产值将达到4400万元。
这大概是小米最好做,最好赚的产品。
推荐阅读:雷军是怎样一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