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26|回复: 5

[分享] 分子人类学与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是否冲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挂了“人类学”的名,那么就不可能和“想象的共同体”冲突。
你要知道人类学的首要使命是什么。不是描述异域风情、奇风异俗,也不是建立宏大叙事、理论架构。而是要建立文化理解与达成与他者的和解(understanding and reconcilication)
分子人类学不算一个新兴的学术方向,它属于体质人类学下的一个小分支。人类学一直以来都有研究人类演化、遗传与形态的传统。但是这一学科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在上个世纪60年代经历了极为彻底的反转。
体质人类学一开始的确是与“想象共同体”有分歧。但这么说也不公平,因为Anderson的《想象的共同体》一书出版于1983年,而与之产生分歧的体质人类学学说大多是在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那段时间提出来的。中间差了至少半个世纪。
早期体质人类学认同人与人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异
他们认为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不仅有肤色、发色、头型、骨骼形态的不同,还有优等民族、劣等民族,原始社会、文明社会这些本质区别。
这个阶段的人类学,不管怀着怎样的初衷,最后的结果就是为殖民者对被殖民地的统治和剥削提供了所谓“科学的”证据。
这的确是与80年代以降“想象共同体”的观点背道而驰。
但问题是,这种殖民色彩浓郁的学科属性,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随着殖民主义的瓦解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失去了学术市场,被自家学科扫地出门了。
今天的分子人类学,已经不再关注民族和种族的识别和分类。恰恰相反,它通过考察不同人群中的DNA序列,反而是证伪了不同民族、国家、宗教团体、部族群落之间人为的、武断的划分和区别
它让我们看到人类一直以来都是不断走动、往来、相交与融合的。相隔千山万水的族群,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地理发源地。肤色长相如此不同的我们,可能拥有同一个祖先。
我们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同。
而强行人为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总是为了征服和统治。
不管是殖民时代的“分而治之”,还是隔离时期的种族制度,都是通过人为构建一个异己的他者,抬高自己,贬低对方,合理化对他者的奴役和剥夺。
如果我们都是一样的,我凭什么可以高你一等,我还有什么权利奴役你、驱使你?
因此,我们必须分属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并且我是优等的,你是劣等的。
想想看吧,其实人类一切的苦难、纷争、战乱、伤害,都从分门别类而来。
从最微小的你我之分、到宏观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国别认同、宗教战争,哪一个不是因为我们硬生生把自己和ta们分开了的缘故?
但我们实在搞错了。
一直以来我们以为生存下去的手段只能是与别人争夺有限的资源和机会。可事实上,这种观念只会带来彼此之间的伤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人类生存下去的手段必须也只能是:【不分彼此】。
是我在你身上看到我的命运,你在我身上看到你的过往。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共享一个生命源泉,共渡一个生命之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解与合作。而人类不计前嫌的合作,是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hr/>人类学致力于挑战人们既有的“差异观念”以及个体与他者的区分。
人与人的差异来自于各自在自身环境和文化语境中所发明出来的不同生存策略。在越来越趋同的社会和国际大环境中,很多不同会消失,很多民族会融合,很多新的联合与群体会产生。
但这一次,但愿产生的不再是建立在压迫和剥削之上、而是建立在和平与共赢之上的新格局。
这也是人类学研究所努力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民族#
“中华民族”根本就不是一个血统身份,而是一个文化认同身份
用民族视角来划分人群,坚决按照民族来编定历史、来考察历史变迁,这是欧洲近代的学术观点,是围绕着殖民文化而构建起来的思想武器。
这个观点比起以伦理准则来划分人群(华夷之辨)的东方社会学体系、按照宗教信仰来划分人群的亚细亚/中世纪欧洲社会学体系,按照城邦来划分的希腊/罗马社会学体系,按照种族来分的纳粹社会学体系,按照阶级来划分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体系来相比,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合理性。
甚至有额外的不合理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它本能的痛恨混血儿,发誓要把混血儿全自动的向下拉平,甚至视为连“劣等民族”都不如的等外品。
因为“混血儿”是“民族史观”一个绕不过、说不通、吞不下的逻辑困难。
它是一个和稀泥的、半吊子的、靠着在文化上抹杀混血儿的合法性和异族通婚的合理性来维持,甚至除了煽动分裂之外都没有什么实际指导意义的伪学术
它最大的意义,是让殖民者告诉被殖民者“张三,你跟李四王五赵六不是一起的”,好去分裂它们之间的关系,去撺掇它们习于这些被塑造出来的异己性的下意识设定。
好方便他们去引诱、挑拨、分化,去避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民族差异”这个概念,自打诞生和被鼓吹的第一秒钟开始,就是为了制造歧视链和猜疑链,为了制造仇恨和混乱。越分裂越好,越混乱越好。
找到一切可以利用来区分人群记号来提醒人们“你们彼此有重大差别”是它的诉求,是它的本能的价值追求。
它怎么可能不含混和模糊?
结果搞了几百年,人们才突然“如梦方醒”的似乎看到了一两个“特例”,去惊呼“犹太民族”是虚构的,“大和民族”是虚构的,“大韩民族”是虚构的,似乎是一种“学术大发现”。
真的是让人不能不兴一浩叹。
别折腾了,所有“民族”,追根到底都是虚构的。你根本用不着什么“分子生物学证据”或者什么语言学证据、风俗学证据去“证明”这一点。

这个概念一开始就是伪概念,一个意识形态陷阱、一个有意无意的学术阴谋。
是一种借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人类劣根性而设计的、完全为殖民掠夺、为以小博大而在情急之下顺嘴胡扯出来,因惊喜的发现极其好用而被投入重金持续维护的罪恶。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种族、也没有民族这两种东西存在。
去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动宣传机器去对人强调你们、我们、ta们的“巨大差异”,把一切尝试弭平和非议题化这些差异的举动视为一种“迫害”和攻击——就如美国在新疆、西藏、香港议题上对中国人所做的那样——“我吃亏了”、“ta们占便宜了”这样的猜疑就会永远存在。
只要“异族”概念不可动摇,“团结”、“和平”就永远只能依赖“恐怖平衡”和“力量均势”,只不过是“暂时没把握消灭”的虚与委蛇和敷衍应付。
殖民主义者们对香港兴起的“hongkonger”旗帜是何等的手舞足蹈?
ta们是多么害怕中国人彼此再不能分出彼此?
如果一个中国人因为可以自由迁徙、可以很少阻碍的跨方言、跨地区、跨“民族”、跨“信仰”的通婚,彼此都难以分辨谁是回族、谁是广东人,谁是山东人,ta们还怎么讲那些“打压地方文化”“灭绝少数民族”“迫害其他信仰”的故事呢?
ta们酷爱“多元”、强烈的抬高“文化身份”,哪里是为了什么“平等”和“多样化”,恰恰是为了制造最大的不平等——令弱势的绝大多数充满分别心和相互疑忌、仇恨,永远无法克服彼此之间的巨大猜忌而团结起来,对同样人数稀少但却占据着巨大的先发优势的ta们形成任何严肃的挑战。
坦白说,西方的新殖民主义正在通过一种看起来似乎与殖民没有任何关系的、看似恰好相反的方式进行全新的实践——以“保护多样化”“保护少数民族”的旗号,在事实上将一切融合、和解、统一、甚至是现代化的努力全部“反人类“化了。
如果有一个总统要推进内部两大部族的身份淡化,ta几乎必定要被定性为“文化灭绝”。
如果有一位部长决定要开发矿藏,迁移一个部落,ta几乎必定要被定性为“消灭独特生活方式”。
如果有一委员会要强行推行统一官方语言,这个不得了,是要“抹杀少数民族的文化身份”。
ta们在事实上将这种理念武器化了。表面上看起来是忏悔当年的种族灭绝政策,事实上是要借此维持自己造成的大分裂、大对立状态不受挑战
如果有可能,ta们只会支持诞生新的民族身份、意识形态身份,再把他国的政治生态进一步的碎片化,使得任何国家的思想上的统一、政策上的稳定都变得近乎不可能。
ta们会捂住嘴巴——啊,“统一思想”,多么可怕的罪恶啊。
ta们通过高喊“保护多样化”而制造的弱者的困难是如此的大,以至于ta们自己可以尽情的展开“人道主义援助”也不至于能根本的威胁到由ta们主导的这个格局。
于是ta们既可以尽情的展示善良和同情,又不必担心这些被展示的对象有一天可以真的不再需要ta们的善良的同情,甚至更妙——ta们也不必忧愁“善款”会短缺。
主张“多样性”“多元化”,把“同化”“民族融合”“价值观一体化”视为“种族灭绝、文化灭绝”一样的“罪恶”造成了一切发展中国家摆脱长期内乱和分裂动荡、彼此和解和合作的近乎不可逾越的障碍。但它却没有被视作一种恶,反而被视为了一种天经地义的、不容置疑、甚至不容异议的绝对正确,成了一种伟大的美德,一种“被勇敢承担的道义”。
这对人类,是一种何等样的悲剧。
你们明白美国以及它的“盟友”们为什么觉得在新疆议题上编造谎言是如此有必要,并对这样做一定会有效如此充满信心了吗?
你们明白为什么恰恰是前殖民国家们如此关心“少数民族”的永久存在了吗?
这个概念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取决于你对人类的命运最终香何处去如何看待。
福山高喊“人类的历史已结束”,说的不是人类的历史终结于“选票民主制”,而是在说他自信人类的历史将永远凝固在以“选票民主“为具体机制维持的永久的分裂和被发达国家统治的状态。
他只是学力不足,不清楚自己所说的东西更深的本质是什么罢了。
他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冲突。恰恰是分子人类学让科学家们达成共识说民族这玩意儿真的只是社会/历史构建,没有生物学基础:
Dr.Hu:不同人种外观差别那么明显,为什么科学家却说人种划分没有生物学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冲突。分子人类学证实了某些不同的民族其实是一个民族,仅仅因为宗教因素,就一分为二。例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子人类学反而证明了民族确实是“想象的共同体”。比如说:
两个因为现实政治因素发明成历史宿敌的民族,虽然继承了不同人群的历史记忆,说不一样的语言,但是只看Y染色体可能根本分不出彼此。这种的比如:希腊—土耳其,英格兰—苏格兰。



希腊 土耳其



苏格兰—英格兰

有些实际上有机会构建成同一个民族,但是因为近代的政治划因素被发明为两个不同民族的民族,只看染色体可能根本看不出区别。这种的比如: 费尔干纳乌兹别克和南疆维吾尔。



维吾尔



乌兹别克

这俩第一眼还以为是复制粘贴过来的。
有些是被发明成同一个民族,但是内部有明显的基因差异。比如:德国、阿拉伯(假如能构建成功的话)、蒙古。


东西差别明显,东部明显和斯拉夫地区接近,R1a比例很高。


这个图虽然听粗糙的,但是也能反映北非的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主导父系染色体并不相同。
在民族发明的过程中,血缘反而并不怎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