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给题主逐条答疑解惑。
“考研保研相对容易”?
确实,但也要想想原因。因为实验室缺牛马,高校有百万漕工呢,君不见生物专业多的是一录取还没毕业就去实验室打工、实验室流水线化、逢年过节实验室灯火通明、一年假期最多1周,一看补贴不足3000(博士),硕士就几百,那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要来呢?因为这个专业不读博基本等于没读。因此学生有动力,学校里的漕工要衣食,学生要是终于熬出头变成漕工了需求就进一步扩大了,一拍即合,由于这个行业基本上没有除了科研以外的体面去路,人员进来了以后都是内部循环,所以实际上很悲催地演变成成了传销专业或者庞氏专业,传销当然一直缺人。
“读到博毕业,岂不是比其他专业出路好很多?”
高学历=好工作已经不是这个版本的玩法了,球球了,5202年了多更新一下自己的大脑,OK?这个版本的玩法是要求你应届生有10年工作经验。单纯一顶博士帽顶多给你带来一些小地方的人才补贴和人才政策,但是多数连份对得起十几年寒窗苦读努力的工作都没有,只靠一次性或几次的人才补贴(能多快到账也不好说)能在社会立足?还有那些小地方你愿意去吗?
在这个年代,好工作的专业和实习经历是最重要的,生物专业本科读起来和高中没差,硕博就是在实验室996甚至007,有空只想睡大觉,既没有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实习的时间,加上极度抽象的产业界,专业壁垒、实习经历和快乐的大学生活哪个都不沾。
“读博毕业也相对其他专业不是很难(脑力劳动少一点)”?
传统湿实验脑力劳动确实少,但是这恰恰是生物专业难毕业的重要原因。依赖脑力劳动的工作,你都能读到博了,导师或者委员会能录取你证明你智商没严重问题,因此很多时候靠自己努力就能完成工作,但是对于生物湿实验,你要考虑的是:今天仪器有没有人排队、今天仪器有没有坏、为什么同样的实验今天能做出来明天就做不出来了、论文里的实验都无法复现......这些都与智力和努力无关
另外理工类专业的通病,就是导师决定一切,你好不容易做出来了一点,导师说不够好不能发,或者论文给了别人,或者实验室缺试剂耗材了导师说没钱买不了去其他实验室化缘一点,或者导师让你天天做横向临近毕业数据不够看你好用就再留下来给我搬一年砖......
好不容易投稿了,你还要希望编辑和审稿人高抬贵手......
虽然后面有的是理工科或者博士通病,但是这么多因素都不是你能控制的,所以你现在觉得难不难?
------
我看之前有人回答说“随着深入,收益也会指数升高”、“如果xx就可以xx”,问题是这个行业就那么一条科研路可以走且现在科研岗位趋近饱和的情况下,哪里有那么多“如果就可以”?有几个人能撑到“收益也会指数升高”?你确认在那之前28+的你能在社会立足吗能卷赢朋辈吗或者直接疯了(这行读出心理问题的也不是只有一个两个)或者过劳死?评价任何一个行业的好坏,都不要只看金字塔顶的那几个人(包括很多青椒导师,他们当年读博时还没多少人读研,各种大学还有大量坑位可以让他们去,现在可没有),而应该主要看中下层大多数普通从业者的待遇,以及离开的人为什么离开,因为任一行业多数人都到不了金字塔顶而是中下层,多数人也是普通人,成功的经验往往难以复制(因为很多因素和个人和时代有关)但是失败的经验多数可以避开;CS之所以是好行业,就是因为只要你不讨厌,靠与你读生物996相同的努力跻身行业中层目前还是可行的,而且薪水还是比较可观的,工作机会也多(在其他行业应用也很广泛,实际上成了基础设施一样的行业)且有专业壁垒;而生物这一行的事实就是淘汰率极高,投入和回报严重不成比例,当你在期待回报时更多情况下是因为不愿意放弃沉没成本而在等待戈多,实际上就是一场鱿鱼游戏,绝大部分人或早或晚都要转行否则活不下去,转行了很多人也要面临新工作也不好找、没朋友可以说话有心理问题、不懂社会不懂社交等后遗症(所以真的是de-education甚至是de-humanlization),劝退的泪都是当时脑子进的水;在学历上,211及以下本科未入流,211硕士或985本可以进企业,想到211及一些强一本谋求教职,除了博士以外,海外留学经历是必须的,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好论文,而且也是早就卷爆了,土博早就在二三本高校中卷爆了,多数人未必能卷赢(卷赢了也要考虑经费问题),读博后和入职以后还要考虑非升即走、做师资博后没时间科研或者“学术缅北”1个位置招100个青椒最后把100个青椒的成果据为己有后把人踢走、本子能不能申上等等问题,那些“如果就可以”对于多数人来说是经典的画饼。且这一行科研211及以下的土博士基本上毫无用处,只能去工业界,但是现在也不是很成熟。至于开公司把学生当做劳动力“收益多多”(基本上是免费雇佣或者及低价雇佣,zbj看了都流泪),很多导师都这么做,但难道从来如此便是对的?作为学生觉得这种是好事我就emmm....什么炸鸡赞美肯德基,更何况这些企业有几个真的有了一定的贡献?你确认不是拿税金给自己无责创业无本万利(当然肯定也有正常创业的)?那亏了呢?
<hr/>看了一下其他朋友的回答,有一点我想再补充一下,就是有人提到可以做“生物+X”,其实交叉学科肯定是有很多好处的,也应该把自己的其他特长和生物结合(但天天实验室996的人应该不乏缺乏其他特长的人),不过现在还在发展中,其中不少方向等它发展和等待21世纪一样,甚至有的已经在下坡路了或者压根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例如+投资,目前肯定是大概率寄,几百万几个人能拿到?+新闻素养那个举例有点扯淡了,人家是先在生物成功了才来当网红的而且不靠这个吃饭,人家不发言也是成功人士,不过科普是可以做的但是也很难全职做)。如果你已经在生物坑中了来做这个算是没办法,但是也别把这个吹的天花乱坠,甚至鼓励不是生物坑中的人主动沾染生物了,正常人大家都希望在学校所学可以直接用于工作,选择交叉行业对于多数人来说是被迫的没办法的,读者不要以为我们是自愿的了,热衷读博也是同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