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产品杂谈 流水线 查看内容

IVD流水线的日子,还能坚持多久???

2025-10-11 16:02| 编辑: 沙糖桔| 查看: 122| 评论: 0|来源: 体外诊断IVD知识库

摘要: 流水线未终结,但规则已改

在体外诊断行业深度调整中,流水线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一条大型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可锁定医院检验科70%以上的工作量。

但随着集采常态化与国产替代加速,这个曾被视为“护城河”的技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重塑,流水线的黄金时代能否延续?答案隐藏在行业变革的逻辑中。

01 退潮期下的集采冲击与业绩跳水

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周期,业绩普遍下滑,2024年上半年IVD板块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5.29%、12.78%。达安基因亏损3.99亿元,东方生物、凯普生物等依赖核酸检测的企业深陷亏损。

集采全面覆盖,截至2024年9月,生化试剂89个项目集采覆盖率超90%,免疫试剂89个项目覆盖率超50%,价格下行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外资巨头承压,西门子医疗诊断业务成唯一下滑部门,中国区收入下降。传统封闭式流水线的高成本模式在集采控费下显露出脆弱性。关键转折点,迈瑞医疗2024年5月在生化分析仪市场份额达47.13%,超越贝克曼跃居第一,预示进口垄断格局的瓦解。

02 国产替代加速,流水线成破局新引擎

集采反而催化了国产流水线的崛起,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国产企业实现高速发光、高速生化及自产线体突破。迈瑞、安图生物、迈克生物等相继推出2000速高端设备,大幅降低购置成本。

装机量爆发式增长,2023年新增流水线中国产品牌占比近50%;截至2024年中,迈瑞MT8000市占率已与雅培相当,安图、新产业等紧随其后。

市场空间广阔,二级医院及ICL成为新蓝海。预测国内流水线总装机量空间达8,919~12,738条,至2030年国产系统年试剂产出或达114亿元23。化学发光成最强增长引擎,迈瑞IVD业务收入增长28.16%,其发光业务增速超30%;传染病检测中国产设备占比近50%。

03 可持续遭遇挑战

从“硬件绑定”到生态竞争,流水线红利面临三重考验。封闭性壁垒松动:集采迫使医院倾向开放平台,试剂与设备解绑趋势增强。单纯依赖流水线“锁试剂”的模式难以为继;菜单完备性竞赛:肿瘤检测进口占比仍达60-70%,激素类达90%。国产企业需加速填补高壁垒项目缺口,否则难以撼动高端市场;成本与服务内卷:二级医院对价格更敏感,企业需平衡设备性能与投入产出比。售后响应速度和定制化能力成关键差异化因素。

行业共识都指出,拥有全自产线体、高速模块及齐全试剂菜单的企业如迈瑞、安图将在洗牌中胜出。

未来必须技术革新与模式重构,流水线的生命力取决于两大转型:智能化升级,从自动化(TLA)向智能化(TTA)演进,整合AI判读、质量控制和 predictive maintenance,提升临床决策价值;生态化协作,头部企业与专精特新“小巨人”合作补齐菜单短板,构建兼容并蓄的国产IVD生态系统,破除对单一大厂的依赖。

流水线未终结,但规则已改写,流水线的“日子”远未终结,但其内涵正被重塑。它不再是外资躺赢的“印钞机”,而成为国产企业技术实力的试金石。一年赚了未来十多年的利润,背后是转型的紧迫性。在集采与创新的双轨驱动下,唯有掌握核心模块技术、构建开放生态的企业,才能让流水线从暂时的避风港蜕变为可持续的护城河。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