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感染诊疗 新冠杂谈 查看内容

新冠抗原自测,只能打价格战了吗?

2022-3-20 16:11| 编辑: 小桔灯网| 查看: 1930| 评论: 0|来源: IVD工具人

摘要: NMPA拼了命地审核,终于搞定了17张新冠抗原自测证。后面还会有更多自测证。为什么要发这么多?为了有充分的产品供应,为了可以开展集采,为了老百姓可以买到便宜的产品。那么作为厂家,是怎么想的呢?最好自己产能足 ...
NMPA拼了命地审核,终于搞定了17张新冠抗原自测证。后面还会有更多自测证。

为什么要发这么多?为了有充分的产品供应,为了可以开展集采,为了老百姓可以买到便宜的产品。


那么作为厂家,是怎么想的呢?最好自己产能足够大。拿证厂家足够少。就跟美国EUA一样!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制度优越性了。美国现在检测量是下来了,但是之前,特别是21年末的圣诞节,可是很缺自测抗原产品的。


为啥FDA没连续批好几个?是因为FDA严谨,不会轻易批准产品吗?


上图传闻是某EUA产品的某外包代工点实拍。


只想说FDA的EUA难度,也许不仅是质量的关系。资本在背后有着很大的戏份。先下证,意味着独家订单。


所以NMPA即使在10张自测证以后,出了试剂盒评审技术要点,还是没有减缓下证的速度,又紧接着7张!


因为我们国家没有考虑哪个资本先赚钱,而是考虑能不能提供足够物美价廉的产品支持抗疫!


随着一张张证书下来,抗原自测的蓝海迅速变红海,接下去还有可能成黑海。


价格从16.8,到9.8,再到7.9,一天一个价。比核酸的降价来得更激烈。抗原试剂的成本几乎是透明的,重庆一哥也拿到证了,大家接下去要怎么做这个市场呢?


最直接的就是拼价格战,看谁耗得起,把别家拼下去,自己留在舞台上,最后再收割,走互联网企业打法!


行得通吗?也许,可能,大概,但是很辛苦。辛辛苦苦忙前忙后,最后一算利润,竹篮打水!


那企业应该怎么做,除了拼价格,没有别的出路吗?当然不是。


去医院做检测,医院配的什么,用户就用什么,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价格高还是低,用户没有选择权。


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不是面对医院的专业产品,是提供给用户的消费品,用户有选择权。这个时候,品牌度,产品使用的友好程度,结果的可靠度,还有价格,都是影响用户选择的因素。


看下手机,从800到8000的都有人买。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产品力,对应着不同的人群。看下包包,几十块到几万,几十万的,也有不同人群。上海太古里的LV店门口,始终大排长队,并不会因为贵,就没人买了。

新冠自测试剂,厂家要牢记,它是给普通消费者提供的一个产品!拼价格是最粗暴的,但是不是最优的一个选择!

渠道,品牌,用户体验,是高于价格的影响因素!就拿最简单的早早孕试剂,核心都是试纸条,但是除了最简单的试纸条,还有可以直接淋尿的测试笔,还有液晶显示结果的电子笔。

那么,新冠抗原自测,可以做什么升级呢?

比如,最近在某个群看到的,取样棉签在正确取样后,棉签头颜色会变红色,告知用户已经正确取样。

比如,提供对应的APP,可以指导用户按视频指导一步步操作,甚至最后可以拍照上传结果,自动判读,同步云端。

比如,提供口含棒棒糖的产品,不需要棉签取样,不需要样本抽提,将检测过程最简化。

比如,将抗原自测升级成核酸自测,提供与PCR同等质量的检测,获得与强制性检测等同认可的资质。

比如,大V代言,网红带货,魔性广告语,漫天铺地!

既然将成为一个消费品,那就要抛却原有的思路,比拼价格是下下策,如何让消费者选择你的产品,是一个宽阔的命题。

厂家申报的注册证,应该要配两个版本。一套,是应对集采的民生用品,另一套是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消费品。两个腿走路,更稳!

随便聊聊,不喜轻喷。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