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608|回复: 5

[分享] 为什么动物几乎一致地进化成拉的屎是臭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臭#
因为从热力学角度看,人类摄取的所谓“营养”,归根到底实际上是蕴含在大分子之中的负熵。我们摄入大分子、排出小分子,获得系统净熵值的下降,强化和维持了系统的有序性——也就是生命。
物质的堆积仅仅只对扩大系统的规模有贡献,那甚至未必是良性的——有时那意味着肥胖和代谢负担。
既然营养的本质如此,则意味着从总体上讲,摄入小分子——除非用作溶剂(水)或分解反应的工质(譬如氧气)——往往有百害而无一益。这就犹如对于汽车来说,汽油才算是营养物质,而润滑油和冷却水只是辅助工作物质。
这其中尤其要害的是高活性的小分子。我们的身体几乎只为O2和水特化,除了这两种小分子之外,其他的高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小分子(尤其是无机小分子)对我们的系统都是严重的潜在危害。小分子普遍具有的高渗透性更是雪上加霜。即使对某些小分子我们的耐受性稍强,也往往只能承受低剂量。所以很自然的,它们是我们首先就要养成回避本能的事物。
另一方面,判断哪些大分子值得摄取,再我们拥有文化传承之前,依靠的无疑是本能的五感,这时候听觉用不上;触觉、视觉不可靠——因为可吃的不可吃的都软的硬的五颜六色的都有;味觉则为时已晚——已经吃进嘴里了;只有嗅觉是最大的依靠。如何鉴定该大分子是否可吃?当然依靠鉴定它的自然分解物最为可靠,也就是小分子“碎片”。但我们并不是在摄取这些小分子,而是在以它为线索搜寻大分子。比如:我们完全可以提纯出一种肉香精,饱含肉香,一闻就流口水。但是把这香精放一瓶在你面前,你却没有任何胃口。
基于这个机制往前再迈一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理所当然的结论——既然负熵丰富的物质的分解小分子会让我们得到正面印象,那么负熵已经完全被消解完毕所剩余的物质的降解小分子因为暗示着此物欠缺摄取的价值一定会让我们形成负面印象。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感知系统对“高活性小分子”演化出了高度特化、高度敏感化的探测能力,而我们的决策系统演化出了强烈的、本能的回避倾向。那是在我们还未成其为人类时就已经获得的性状。人类文化中对排泄物的种种贬斥只是这种演化结果的文化反映,是被前者决定的。
其他动物与我们有相同的生命本质,他们往往也就有相同的对排泄物的厌恶倾向。
也恰恰是因为这种普遍的厌恶心态,使得排泄物成了一种跨物种的文化符号。只有“低贱者”会认为另一个种族的排泄物对于自己仍有足够的营养。那几乎是一种确定的“蛋白链更短、酶结构更简单、更为原始和简陋”的表征。
作为以碳基蛋白质为基本形式的生物体,地球生物的排泄物中普遍的含有H3N、H2S,这两种物质已经构成了普遍的回避信号。我们的文化会对这种气味给予负面评价是很自然的。不但是它们,类似分子小到足以被空气布朗运动携带飞行的高活性小分子,比如短链酚、醛,卤族气体分子等——我们对其的评价都不是很好。基本全体一致的被认定“有刺激性气味”或者“强烈异味”。
“差评能力”才是演化出来的。
科学答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请自来了~
就在春节期间,听过这样一个真事儿
一个女孩子是素食主义者,平时住学校,吃素食。过年回家,妈妈觉得老吃素不对(其实妈妈真的没错,详见《印度真有说的那样差吗?》),就天天唠唠叨唠唠叨,女孩儿就各种反抗......
几天之后矛盾激化,妈妈非要逼着女儿吃一个煮鸡蛋……
女孩自述:“最后是强忍着剧烈的腥臭味,把煮鸡蛋吃了的”。
这些事情,弄得她一度有了抑郁倾向了。然后我们作为都在一个考USMLE圈子的小伙伴儿,很快就知道了这事儿。
<hr/>我当时听完,觉得好奇葩!煮鸡蛋怎么会有腥臭味?
第二天,我就煮了一个鸡蛋,晾凉后剥开,仔细闻了一下:果然,有一种淡淡的腥臭气息,腥多臭少,腥中含臭,7:3吧。
转念一想,为啥我之前没发现这种腥臭味呢?
这是因为,吃鸡蛋时,这轻微的不愉快气味(smell),立刻会被舌头接触到的氨基酸+脂类物质的味觉(taste)而产生的快感给抵消掉!(详见《鲜味,到底是什么?》
还有,咀嚼吞咽动作的还会产生一定快乐的满足感,胃充盈的时候又产生一点儿快乐的满足感...
最终,正负相抵之后,这点儿腥臭,根本阻挡不了吃鸡蛋!
而作为素食主义者的上文女孩,在这整个过程中,因处处都预设了对这个鸡蛋的反感(各种精神上的),让整个过程的生理性愉悦,被精神上的负面评价给抵销掉了很多!
这就像你刚吃了一顿非常美味的食物,很爽...然而忽然有人对你说:“那里面有个苍蝇你吃下去了”(而实际上并没有),那种负面评价迅速碾压爽感的状态。
而且对于这位素食者女孩,她的负面情绪更弥散(pervasive)。不但有预先因信仰或者执念而来的,还有因为妈妈唠叨而预先放大的。
- 当在不得不吃的时候,人都是本能地先嗅再尝
- 整个鸡蛋中,除了气味中那点负面东西,其实没啥。
- 而她,则将预先积累的负面评价,强烈地指向气味中那一点点儿不愉悦的部分,并放大成为“剧烈的腥臭”。
--- --- --- --- ---
回到题主说的:大便=臭,就有如上这个因素。
大便,是一种标准化的废料,气味基本一致,且有高度辨识性。




网图,侵删

而对↑↑↑这个废料,我们从小被千万次地被教育,形成了极为负面的评价。同时,还给这东西的标准味道,定义为“臭”。
当然,这是正确的!因为:

  • 大便里已经没啥我们能再利用的营养物质了;
  • 又可能有传染各种微生物或寄生虫疾病的可能(详见《中国人为什么爱喝热水?》);
  • 而且很多极度恶臭(foul-smelling)的大便,往往就是各种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消化不良(maldigestion)或者吸收不良(malabsorption)的结果。因此,这类更臭的大便,往往代表着更高的感染风险...
所以吧,离远点儿很正确!
所以,大便=臭,可以认为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生物进化和社会文化,把一种既无法利用,又可能导致疾病,且很容易察觉(嗅觉)的东西,贴上一个带有情感属性的安全标签。
试想,一种内含大便却封闭得很好的东西,就放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否能似乎闻到里面的味道呢?



网图,侵删

上图就是为了治疗如艰难梭菌(C. difficle)产生的难治性伪膜性肠炎时,用正常人大便做成的胶囊,起到fecal microbial transplantation(可以翻译成“大便微生物移植”)的作用,而让病人痊愈的。挺贵的还,吃的时候别嚼哦~
写后感:很多负面情绪,大多是不需要也不必要的。很多都是小时候被教育植入的善恶观念,或之后的再通过学习进而产生的执念心魔。所以,没事儿不要有太多情感,尤其负面的。

PS:后补一句(2019年3月3日),可能有人觉得葱蒜是“臭”的也是这个道理,预先的负面情绪用一个极为轻微的味道相似性做了标签性的代表。而真的好吃葱蒜的人,顶多说是“辛辣”或者“味儿窜”,而非“臭”。
医学科普:要靠谱医学英语:太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6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确定动物拉的屎都是臭的?
草饲牛的粪便闻起来一股氨味,但是烤一烤完全就是青草香气。
所以说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另外真要说“为什么粪便是臭的”这个问题本身问法就不对,很多草食性哺乳动物都有食粪行为,比如大象、考拉、兔子等。你真能说它们会觉得自己可食用的那一种粪便是臭的?所以应该问“为什么(绝大多数)人类闻着粪便是臭的”。
至于为什么人类闻着粪便感觉是臭的,那是因为人类不吃粪便,对粪便有回避,所以在人的感官里,粪便的气味让人不愉悦,即主观的“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排遗物臭味和进化的关系不是你想的那样。排遗物的臭味主要来自于硫化物(也有一些来自于氨/胺类),由于所有蛋白质都含有氮元素,不少同时含有硫,部分(数量上而非种类上)蛋白质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硫化物、氨、胺类等,而硫化物、胺类、氨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因此部分较为复杂具有嗅觉的生物针对这类有毒气体/挥发性有机物进化出了臭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6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的狗吃屎的时候,你不妨问问它。
你:屎那么臭你为什么吃?
狗:哪里臭了?我觉得香喷喷的呢!

题主有一个神奇的误解,认为臭是一种绝对的客观存在,你觉得臭的东西,任何有嗅觉的动物都会觉得臭。
苍蝇:$^%&(*)#^……
屎壳郎:$^%&(*)#^……

其实香与臭、美味与难以下咽、可爱与令人厌恶,这些都是相对的、主观的。
粪便对于人类来说是臭的、不能吃的,但对于以粪便为主食的动物来说,美味无比。
水果对于你或猴子来说是美味的,但在猫的眼里:呸!什么玩意?难吃死了!
一条雌性眼镜蛇在你眼里是令人恶心、恐怖的东西,但在獴的眼里就是一道美食,而在一条雄性眼镜蛇眼里:啊!美女!

因此,题主的问题“为什么动物几乎一致地进化成拉的屎是臭的?”这个问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并没有什么自然规律会强迫动物不约而同地往“拉臭屎”的方向进化。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些动物真的要协同进化,也因为并不存在一个让所有动物一致认同的“臭”的客观标准而无法实施。

正确的问法是:为什么人会进化出“觉得几乎所有动物的屎都臭”的特性?
没错,几乎所有动物的屎都臭,是人自身的进化所致,而非各种动物开大会讨论后协调一致的行动。

那么,为什么人会进化出“觉得几乎所有动物的屎都臭”的特性呢?
简单地说,由于人的生理构造(主要是消化系统)等原因,屎对人来说是缺乏营养的,甚至可能有害的,因此人类会在进化中累积厌恶吃屎的特性:那些喜欢吃屎的、或者不那么讨厌屎的,因为吃屎而削弱了竞争优势,在自然选择中逐渐被淘汰了,而那些觉得屎很臭不能吃的,获得一定优势而得以发展。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天然的有毒物质大多数很难吃,是苦的、辣的或者具有其它难以下咽的味道?
——因为喜欢吃那些有毒物质的人没有活下来并繁衍后代。
为什么旧大陆的有毒植物大多数难吃,而美味/不那么难吃的有毒植物常常是新大陆特有物种?
——因为人类大部分进化历史是在旧大陆,在漫长进化史中觉得旧大陆有毒植物好吃的人已经被毒死了,而人类进入新大陆的历史很短,自然选择还来不及发生足够有效的筛选作用。
为什么海里常常有一些美味而有毒的生物?
——因为人类获得下海捞鱼的能力的历史并不是很长。

现在题主应该可以自行回答下面的问题了:
为什么很多有剧毒但味道不错的物质是人工合成的?

==========================
emmmmm……评论区某些人口味有点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