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410|回复: 0

[科技时讯] Nat Commun:复旦研发激光ELISA技术 助力重大疾病早期检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9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4月30日,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布了一种新型的光微流激光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技术。该技术由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范旭东教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吴翔副教授共同开发。据悉,该项新技术将有望应用于重大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等)的早期检测与诊断以及单个酶分子催化机制研究。

一般来讲,传统的ELISA技术利用被酶催化生成的荧光产物所发出的荧光强度作为探测信号,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生物分子的非特异性结合、材料自荧光以及激发光的泄漏等因素造成的强荧光背景会干扰目标分子荧光强度的探测,从而限制了ELISA的探测极限以及动态测量范围。
而吴翔及其合作者开发的新型光微流激光ELISA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以荧光产物为激光增益介质,利用高品质因子的光学微腔产生激光输出;在固定的泵浦功率下,产生激光的阈值时间和被测目标分子的浓度呈反比,不同的浓度对应不同的阈值时间,由此,将阈值时间作为该技术中的探测信号。
实验表明,该项技术的探测极限可达1fg/ml(38aM)(1飞克每毫升),动态测量范围为6个数量级。这种新型的光微流激光ELISA技术,通过对激光阈值时间的探测,可以从较强的荧光背景中精确地分辨低浓度的目标分子,从而实现超高灵敏度的生物分子探测。该技术的应用,将对重大疾病(癌症、艾滋病等)的早期检测与诊断技术带来重要提升,同时对单个酶分子催化机制研究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吴翔正从事有源和无源光学微腔生物传感器以及微腔光镊的研究,希望能结合光微流激光技术的优点,进一步拓展光学微腔技术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实现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集成光学生物传感芯片。


参考文献








Optofluidic laser for dual-mode sensitive biomolecular detection with a large dynamic range文献检索:doi:10.1038/ncomms4779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s a powerful method for biomolecular analysis. The traditional ELISA employing light intensity as the

复旦大学新闻网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