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死磕三代,终有回响 贝瑞,一直想要复现NIPT曾经的辉煌。 在出生人口断崖下降、检测价格不断走低之后,如何复现? 最简单的方式,以NIPT成功的方式,再造如NIPT的爆品。 这一次,贝瑞把目标锚定在了三代测序。 没有哪一家企业,像贝瑞一样,在三代测序的临床应用上,走得如此坚决。(此处,希望组表示不服。) 以地贫为例,从2019年9月项目立项,到2025年9月产品获批,历经6年。 死磕三代,终有回响。 2025年,贝瑞迎来密集回报期:
地贫检测试剂盒获批,并不是新鲜事。 在贝瑞产品获批前,市场上已有多达三十多张证,方法学涵盖PCR、基因芯片、二代测序法。凯普、亚能,在这个领域已耕耘多年;后面还有达安、厦门至善、博奥、华大等多家企业。 但基于长读长测序方法学的获批,这是国内第一次(全球貌似也是第一个,朋友们知道其它的可以补充)。 (文末附完整表格)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获批的里程碑意义不言而喻。 长读长测序产品的注册审批,终于跨出了历史的一步。 这对于后续该方法学的其他产品、甚至纳米孔测序产品的注册申报,都提供了重要参考。 02 三代测序第一证,如何获得? 除里程碑的意义外,我们回头来看,三代测序第一证,究竟如何获得? 2020年,审评中心发布了《地中海贫血相关基因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为相关产品的注册报批提供了参考。 按指导原则,地贫基因检测产品的预期用途有三类: (1)α/β-地贫的辅助诊断(遗传诊断); (2)地贫高风险夫妇的评估; (3)胎儿的产前遗传诊断。 预期用途不同,临床试验的要求和难度自然也有所不同。 其中,后两个“地贫高风险夫妇的评估”和“胎儿产前遗传诊断”,因涉及生育决策、妊娠决策,风险程度明显更高。 谨慎考虑,贝瑞此次的申报,按“α/β-地贫的辅助诊断(遗传诊断)”预期用途实施: 按指导原则,该预期用途下,应选择不少于3家(含3家)符合法规要求的临床试验机构开展临床试验; 在临床试验方法上,可选择两种方案,前置条件不同: (1)无新增位点,可选与已上市同类产品进行比对 对于已批准的α-地贫突变和β-地贫突变,原则上选择“已上市同类产品作为对比试剂”作检测性能评价; (2)有新增位点,需额外评价临床意义、检测性能 如产品检测范围涵盖尚未获批的新突变位点,则除了检测性能评价外,还需进行新突变位点的临床意义说明/评价。在检测性能评价上,可选择Sanger基因测序(针对新的点突变)或临床普遍使用的其他公认方法(针对其他类型的新突变位点,如缺失)作为对比方法。 显然,选用“已上市同类产品比对”的方法,注册难度较低。 贝瑞此次申报,也采用了该方案。 在地贫高发的两广地区,选择了广东省妇幼、柳州妇幼、广医三院3家医院开展临床试验,与已上市同类产品进行比对。 按注册详情,本次产品涵盖了包括α-珠蛋白基因的 4 种缺失、3 种点突变、β-珠蛋白基因的16种点突变,共计23种突变类型。 临床试验共入组1588例受试者,阳性病例1444例,其中包括α-珠蛋白基因突变型231例,α-珠蛋白基因缺失型743例,β-珠蛋白基因突变型602例,对于常见突变位点,病例数满足统计学要求。 与已上市对比试剂作性能对比,针对α-地贫和β-地贫基因突变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为100%。 03 满分选手,也有遗憾 从上文可以看出,无论预期用途,还是检测位点的选择,贝瑞都选择了一条相对谨慎的路。 最直接的,此次获批产品涵盖的基因突变检测范围,并未突破原已上市的其他产品。 这会带来一些直接问题: 竞品攻击、如超范围使用的法规风险问题(只能以补充报告进行)、项目的价格空间(如不能按方法学进行收费的话。) 但基于PacBio HiFi的检测方法,可检测的突变种类显然不止常见的这23种类型。三代测序更强大的能力,在于传统PCR、NGS检测效能不足的真假基因、大片段缺失/重复、不同缺失型变异的亚型、顺/反式变异等罕见变异类型。 为什么未能纳入更多的、能真正发挥三代测序优势的变异类型? 非能力不行吗? 否也。即使年月艰难,但没人会质疑贝瑞的产品能力。 在既往的合作案例中,贝瑞与南方地贫高发省份的43家地贫防控权威医院合作,数据分析平台经30万例样本流转验证,发表了50余项临床研究,发现了若干罕见的地贫突变类型。这种扎实的产品能力,在业内绝对独树一帜。 “满分选手求及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也可以理解。 在现行审批规则下,尤其在没有三代产品获批前例参考下,先把路径走通、再迭代,先拿证抢占市场先机、再增补,显得务实很多。 毕竟,NGS的商业世界,有没有证,比证是什么,重要多了。 篇尾 最近,真固生物“人K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完成注册变更,增加NRAS基因作为西妥昔单抗的伴随诊断。 为什么突然聊到这个事情? 肿瘤NGS试剂盒,同样遇到类似的问题: 技术可检测的更多,但监管审批的较少。 但真固的这次试剂盒变更,展示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现有已获批试剂盒商,通过新增靶标基因、位点,从而完成试剂盒的升级,而不是从头再做。” 遗传、感染等领域,是否可类似操作?可以期待。 无论如何,贝瑞的一小步,三代测序注册审评的一大步。 为贝瑞的率先实践点赞!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