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15:00左右,手握手机的IVD人沉浸在对黄浦江两岸疫情的担忧、以及对即将到来的三天小长假的期待中时,国家医保局官网发文——再次降低新冠核酸检测的价格和费用,这次是降到不高于28元(单人单检)和8元(多人混检)。 这是时隔4个月后,国家局对核酸检测进行的第四次全国联调。 据统计,国家医保局迄今为止总共进行了四轮调价。 第一次是2021年春节前。在这之前的整个2020年,是各省医保局自行调价,截止2020年底前,有将近一半省份(比如广东、湖南、河南等)已经从将近200元的收费调到了80元以下。 当时,为了配合春运返乡核酸检测,降低群众负担,2021年1月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要积极探索降低核酸检测成本。同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有序做好春运期间群众出行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按照此通知要求,还没调价的省份积极响应,大部分将核酸检测费用从原来的120元以上,下调到不超过80元,但仍有个别省份高于80元,比如海南当时调到了98元。 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这第一次调价好像是国家卫健委的领导发起的,各省的调价是看到卫健委的文件后调的。主管医疗价格的国家医保局好像并没有出面。 第二次是2021年7月份,吸取前次的经验,国家医保局主导了此次调价,截止9月16日,全国30个省份(不知哪个省份不在此范围)调整到60元以下。
群众之所以知道此次调价,是在国家医保局官网“医保动态“中看到了其9月17日发布总结性的消息,文中还表扬了福建调到了53元。从种种迹象看来,这次联调没有文件,应该是医保局领导们会议传达,各省接收指示后执行。 第三次是2021年11月中旬,相较上次,国家医保局又进一步——是有明确发文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 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和费用的通知》(医保办发〔2021〕45号),但此文件并没有在官网发布,网上也搜不到。
本号为何知道有此文件,一来前几天4月2日的调价文件中提到了该文件,另外,第三轮各省的调价文件很多都提到了这个文件。因此,据后续发生的种种情况猜测,该文件应该是要求各省降到不超过40元。
这次调价后,如同上次一样,国家医保局于12月10日在官网“医保动态”栏目发布总结性消息,说截止12月10日有30个省份(还是少一个省份)调整到了40元以下,并且表扬了北京,降到本轮调价后的新低——单检35元。 第四次就是本次4月2日的调价了,这次,国家医保局光明正大地发布文件(医保办发〔2022〕5号)并且在官网最合适的“政策法规”栏目以通知的形式公示。
关于此次调价,发文中还说“各省份应在2022年4月8日前完成核酸调价工作,确实存在特殊情况的省份,可延后至2022年4月30日前完成调价工作”,并且明确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应同时提供单人单检和多人混检两种服务选项”,直接指出了目前有些医疗机构不开展混检的现状。
当天下午,就有多省医保局发文跟进,比如:
湖北医保局16:41在官网发文说4月3日起执行; 甘肃医保局17:01在官网发文说4月6日起执行; 安徽医保局18:07在官网发文说4月3日执行; 浙江医保局19:07在官网发文说4月4日执行; 辽宁医保局21:00在官网发文说4月3日执行; (笔者没有各省查询,以上可能有漏)
还有隔日发文跟进的:
贵州医保局4月3日在官网发文说4月6日零点执行; 河北医保局4月3日在官网发文说4月6日执行; 云南医保局4月4日在官网发文说4月6日零点执行; (笔者没有各省查询,以上可能有漏)。
但,梳理了一些省份后才发现,还有几个省份在这之前就已经调低了价格,比如:
吉林医保局3月15日即在官网发文说即日起调整收费到28元(单检)和8元(混检); 山东医保局3月19日在官网发文说3月21日起调整收费到28元(单检)和6元(混检); 黑龙江医保局3月21日在官网发文说3月25日起调整收费到28元(单检)和8元(混检); 福建医保局4月1日在官网发文说4月3日起调整收费到28元(单检);
接下来剩下的省份应该都会在4月8日之前调价到位,毕竟,现在核酸检测是出门必须,涉及到普罗大众的切身利益。
节后还有个大事,就是广东发起的17省+新疆建设兵团集采,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疫情相关用品集采。
说是最大规模,一点都不夸张,此次不光联盟省份多——一多半中国,而且集采的类别多——九大类(从采样到提取到检测,从抗原到抗体再到核酸,还有注射疫苗的器具)。
那么广东的收费是会在集采前调整还是集采后,另外,集采的规则是否延续,都是重要看点,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即是 疫情以来两年多,国家对核酸检测调价的大概脉络,许多看似不经心的细节,可能反映了调价背后主管部门的心态。
核酸检测的价格是否到底了,还有没有第五轮(据说,现在是有省份低于这一轮的限价28元的)。另外,如果有下次,国家局的态度是否会更明确和更果断?
最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上文中介绍第二、三轮调价,国家局在官网分别有一个总结性消息,在这两则消息中均提到了“30个省份”,而我们是有31个省份的,到底是哪个省份敢不理会国家局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