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之前,体外诊断行业各个细分方向的鄙视链大致如下:
二代测序 > 化学发光 >带仪器的免疫荧光分析产品 > 生化 >PCR > 不带仪器的胶体金快速诊断产品(俗称“条子”)
这个鄙视链基本是按照销售额来的,至于二代测序为什么能站在鄙视链的顶端,原因可能在于二代测序从业者虚幻的自信心。
化学发光位居第二,因为市场和利润实在是肥的流油,免疫荧光产品市场也不小,还养活了几家上市公司,生化产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PCR市场太小,胶体金快速诊断一直处在鄙视链的底部,简称“条子”, low的不行,不受待见。
但是新冠疫情之后,IVD行业从业者震惊的发现,最low的PCR产品和胶体金快速诊断产品,怎么突然就成了体外诊断行业这条Gai最靓的仔。 厦门宝太,杭州艾康,杭州奥泰,东方生物,达安基因,圣湘生物......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营收。那些PCR和胶体金快速诊断行业的老玩家们,没个十亿八亿的营收,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安图这些昔日IVD霸主,和那些暴富的PCR和胶体金快速诊断厂家比起来,净利润50%的增长也只是常规水平。
为什么新冠疫情检测,最赚钱的却是看起来最low的核酸检测和胶体金快速诊断产品? 星哥简单分析一下:
至于傲娇的NGS,装机一台上百万,生信分析又需要专业人员,检测价格又高,在大规模筛查面前,真的是鸡肋得很。
以前大家都喜欢追求高大上,二代测序一直是站在IVD鄙视链的顶端,其中以华大为典型代表。在二代测序神器面前,所有的化学发光,PCR,生化,血球,凝血,胶体金快速诊断方法学都是渣渣。 但是老汪的牛13 之处在于,鄙视归鄙视,一点不耽误去申报新冠核酸检测检测试剂(单基因,PCR方法学)积极抗疫(zhuan qian)。很多华大出身天之骄子们真的应该多角度跟老汪学习。那些个华小创业者被老汪情怀迷得云里雾里,却看不透老汪做生意的凌厉手段,没有几家像华大一样抓住了新冠检测的机遇。
还有重要的一点,很多一飞冲天的玩家,都在这个行业耕耘多年。熟悉的读者们知道,星哥在杭州艾康生物呆过,艾康系的公司在胶体金快速诊断领域已经搞了好多年了,产品线组合,成本控制,质量体系,海外渠道和注册报证,这些内功都不是一天得来的,只是新冠疫情让这些公司浮出水面,迅速壮大。
深圳某IVD公司的CEO问过星哥一个问题:为什么深圳这些IVD公司前面都没怎么抓住PCR和胶体金快速诊断产品的机遇?
星哥的回答是:不是这么IVD公司不努力,是因为深圳没有PCR和胶体金快速诊断产品的产业基础。深圳最强的是精密仪器制造,大家一窝蜂的去搞化学发光。PCR领域数得上的公司只有亚能,胶体金快速诊断领域没有知名企业,并且胶体金快速诊断这种成本导向的产品,根本就不适合深圳和上海这种城市。
你看的很多发财的厂家,以前也很艰难,也就勉强糊口而已,但是一直在坚持。机遇来了,抓住了,仅此而已。
创业这事,说不太清楚,谁知道哪天就倒闭,哪天就暴富。
但是只要你一直留在牌桌上,就有机会。
正如之前一直不受人待见的鼻咽拭子产品,真的好简单,没啥技术含量,厂家销售到处求爷爷告奶奶,铺市场。但是前两个月,星哥听说北方某IVD公司为了抢购深圳某鼻咽拭子厂家的产品,派出最得力销售,带上两瓶飞天茅台,把厂家的销售总监灌趴下,终于及时发货。当然了,人家产能就这么多,他们家发货及时了,其他家的发货就得往后拖一拖,谁让你们家没带茅台呢?
给鼻咽拭子厂家送茅台求发货,这事放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
既然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就得一条路走到黑,说不定哪天就发财了,说不定哪天就有厂家销售拎着茅台上门求你发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