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799|回复: 0

[新标志物] 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未来或可诊断肝硬化和肝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不会演变为肝衰竭?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众多医学领域的专家们一直在攻关的医学难题。浙大一院李兰娟院士带领的100多位科研人员历经14年的艰苦攻关, 获得了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昨天,在浙大一院的新闻发布会上,李院士反复用了三个词:14年、首次和重大突破。

  14年前,李院士的李氏人工肝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治疗肝炎以及延长重症肝病患者生命的一项有效措施的李氏人工肝,第一次成为国内学术界耀眼的明星。在接下来的14年中,李氏人工肝技术被无私推广到全国31个省市300余家单位。

  获奖不是研究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接下来的14年中,李院士的团队持续对李氏人工肝技术进行改进,并在重症肝病诊治领域,获得了许多首次重大突破。

  首次发现了毛螺菌科等细菌变化与重症肝病发病密切相关。“抗生素真的不要滥用,经过我们的研究和论证,肠道细菌也是人体一个重要器官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滥用抗生素就是破坏人体微生物的生态,就是损害人类健康。”李院士说,预防肝衰竭要从维护肠道微生态开始。

  首次运用分子生物学,创建了纳米抗菌肽治疗内源性感染和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的新策略,这意味着未来可以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鉴别诊断肝硬化和肝癌。

  首次阐明了骨桥蛋白调节NKT细胞至肝损伤机制,通俗地说,就是找到了肝损伤的基因学上的原因,治疗肝炎就可以以这个基因点位为靶点,不但可以让肝炎的治疗更有针对性,还可以预警重症肝病的发病,让更多的肝炎患者受益。

  正是无数个首次突破,让李院士的团队在14年后,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