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 如果直接用国外教材的话,国内出版的各种教材怎么办?
这是一条很庞大的利益链,涉及到的利益集团除了出版社,还有学校里的教授,各类领导。君不见有多少教材上面写着的编者是某某教授,真的觉得这些教授都是免费劳动吗?而一旦涉及到利益的东西,现在突然跳出来说要掐断,马上就会有一大堆人站出来反对。
2. 如果直接用国外教材的话,学生看不懂怎么办?
的确,学术类的文字相比于非学术类的文字更好理解。逻辑清楚,用词也不会太难。读 CS 的应该比较有体会,因为专业词汇颠来倒去就那几个,一开始遇到的时候记得插翻译,后来再见到就会觉得很熟悉了。但是题主,请不要高估了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四六级根本无法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英语水平,无法反映一个人是否能从英文原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无法反映一个人是否能够用英文思考,表达。我见过几个同学,确实思维很活跃,理科成绩也特别好,但就是死活也学不会英语。你能想象一个 211 院校保研某航的年级第一,连基本的英文都读不顺,面试时候连英文的自我介绍都需要我帮忙写?的确这只是极少数的个别例子,大部分顶尖的学生英语还是蛮溜的。但同时,大部分不顶尖的学生,平均水平的学生,是没有兴趣去研究英语这门语言的。然后现在你想推广英文教材,是想把他们学习知识的权利也夺走?相信我,不会有人因为教材是英文的而努力提高英文水平。大部分人会连书都不想碰。
3. 如果直接用国外教材的话,应该卖多少钱?
本科期间,我前后在几个学校学习和交流过。在帝都上学,解决教材购买问题简直太方便了。学校附近一定会有二手书摊,干净整洁便宜的二手书就躺在那里等着你买。但是在欧洲,发现鬼佬的脑筋简直就是一根筋——没人会想用盗版书,也很少会有人用旧书。我在网上找到了 PDF 版本然后直接打印出来,结果一批鬼佬跟看到新大陆一样地问我“这是啥?你是怎么做到的?天啊你不怕违反知识产权吗?”。我靠我家才不是你这资本主义国家每年几十万人民币的收入啊,你不看看新课本动辄几百人民币,我选了五六门课,光课本就够我吃土一个月的了,当然能省就省了。
后来我只敢拿着小平板在上面看,再不敢大张旗鼓地全本打印。毕竟在别人家地上,而且这确实关系到知识产权的问题,还是别知法犯法的好。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考虑到英文原文书的知识产权问题,题主您觉得要我国大学生购买价格昂贵的新课本,现实吗?如果引进了英文原文书的话,我觉得出版商是不可能会考虑到中国国情而把价格降低到国人可以接受的程度的。以隔壁的台湾学校为例,我现在就在台湾交换,台湾的经济水平大概可以和大陆的经济水平持平(甚至稍微差一些,因为我可以明显感觉到这边的物价确实比较低)。这里大学使用的就全部都是英文原文书,然而定价都是动辄几百到几千台币,大概就是人民币几百。
其实也的确不是人家书定价太贵。是在我国,书的定价太便宜了。
然并卵,还是没几个人读。
在我国大陆地区,推行英文原文书,只会是一个美丽的梦。而且正如轮子哥所言,咱们的学生还没到需要英文原文书的那一部。有需要的人自然会如饥似渴地去找原文书看,而一定要全部人都接受,真的太理想化而不切实际了。可以想象的是会有一堆的问题接迵而至:推行英文书的话,那么上课是不是也应该用英文呢?PPT 是不是也应该用英文呢?那么考试是不是也应该是英文呢?那么国家统一的考试是不是也应该用英文呢?那这样是不是会对原本基础教育英文基础就不是那么扎实的人不公平呢?是不是会对边远地区的学生不公平呢?我国可不仅仅只有北上广深的学生。而在大学阶段贸然推动英文原文书,没有前面十几年基础教育里头英文教育的铺垫,这事是真的没戏。
这不是一件拍了脑袋就可行的事儿。
我自己是乐意见到英文书能够被使用的。原因也是因为如题主所言,国内的教材确实太烂。但自己乐意用英文书,自己买来看就是了。一定要全部人都看,真的是好心办坏事。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