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13|回复: 5

[分享] 如何看待养oc的行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0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此处仅针对单纯的养oc行为进行讨论




约的约瑟贝尔



嫖的莫奈尔

因为养oc对于我这个孩厨而言是很正常的,所以说这种行为真的那么令人反感吗?
或者说只是因为某些憨批导致整个养oc的人被骂呢?
我先爬为敬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8654664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0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鼓励优生优育吗,响应国家号召啊
我女儿又漂亮又聪明,比我这歪瓜裂枣强多了。等哪天噶了就去找我女儿养老嘿嘿
晒晒女鹅,第一张是原设 ฅ( ̳• ◡ • ̳)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的i人为了让别人看一眼自己的oc只能硬着头皮社交、互暖,就连在这种问题下也要抓紧时间晒一下oc……唉,可怜。
目测养oc会让你的注意力缺失症达到顶峰。
你用这样一种方式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剖白开来想让人看见,
对着世界呐喊——
谁来看看我,听我聊聊我自己吧!
但可惜,没人对你的oc感兴趣,正如没人对你感兴趣,
因为并非你把你的灵魂和你对你自己的想象加上一副喜人的皮囊就能让它变得有趣,
吸引人的东西是让人透过它看见他们自己,而不是看见你,
别人看见你时只会看见你的自怜,
他们不会捡起你心事的碎片,只会嘲笑你临水自照的滑稽嘴脸。
而你没资格对此感到愤怒,因为你也是他们的一员,
你即是众人,众人即是你,你从未真心对他人感兴趣过,所以他人也是一样。
孤独者即是自恋者,养oc让你把自己的一部分人格从自身分离出来,彼此成为凝视动作的主客体,
也给了你能被世界看见的假象。
那些OC瞳孔中的二进制虹膜里,映出的是千万个孤独者向赛博深渊投掷的漂流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其实是一直有一个疑惑的:
现在00一代养oc,和我们(90后以及比我更早的80后)小时候自己写小说(包括原创小说和含原创人物的同人小说)、给小说人物画插画,除了线上交易的方便让写作和绘画可以外包之外,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一回事?抑或侧重点和心态都有所不同?
因为我差不多七八年前,接触到oc圈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哦现在的孩子对创作更没有耻感了,愿意把未完成的作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后来看到设子啊之类的也觉得很正常,感觉就是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小时候那些只能在草稿本上画的东西变得可以线上交流和交易了
但是后来逐渐观察发现几个现象,打破了我的认知:
1.很多oc的家长并不追求“完成”或者说“发展”oc的故事,不是我以为的小说写了一半就拿出来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显然没打算“写下去”,而是始终在一个背景故事/大纲的阶段。或者说,他们好像更愿意让oc长期生活在某个“当下”,有“过去”,但是并不那么追求推动ta走向某个“未来”。即使给oc写故事或者约故事,这些故事中似乎也没有明确的时间流动或者说剧情发展,更接近于某种在“当下”的任意一天都可以发生的小剧场,或者对其“过去”的补充——这是否是“养”oc这一动作的必然,aka需要oc以人生某一个阶段的面目陪伴着自己?
2.oc圈尤其是同人oc圈的“身份政治”似乎比较严格。一些人会非常坚决地强调”自设“和oc之间的区别(而这在同人中时常意味着”梦女“和”原女“的区别),虽然同样需要设定形象细节、设定背景故事,但他们依然会坚定地区分,一个是幻想世界中的”我“,一个不是幻想世界中的”我“(而是我的”女儿“或者”儿子“)。似乎在我们小时候这种区分是非常模糊的,很多人都会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进进出出……一会儿代入角色,一会儿完全作为作者抽离于故事之外,一会儿以任意身份乱入片场(x)当然,00一代在所有场域都更在意”身份政治“,嗑cp要区分公嬷,玩乙游要区分代入党/女主党/梦女党,看小说要区分bl人/bg人,连鉴证也要区分阵营……这好像也没那么奇怪了
3.oc似乎是可以交易的,既可以仅仅以其立绘、插图等一整套外形设计的形式进行交易,也可以以外形+完整的故事的形式进行交易。这种商品属性好像也与我曾经所理解的“脑海里的人物/故事”不太一样,因为我会感觉一个人曾经想象过的故事永远不可能真正离开ta,所以好像也难以被真正“卖掉”;因此我始终不太理解为什么oc市场上会有买家……
4.oc圈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涉未成年人的金钱纠纷。这个其实没啥可惊奇的,商品经济对趣缘社区的侵蚀(包括谷子文化也是一样)。但着实令人忧心,小孩的三观在这个过程中多少会被扭曲
总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self-fantasy。作为一个在oc尚未流行的时代成长起来的老二次元,我对这个概念经历了一个 毫无门槛地理解了,新瓶装旧酒嘛-居然还有新玩法,现在的二次元真是好起来了-和我想的不太一样,这好像是个截然不同的新事物 的观察过程。
到现在,我其实常常有一种扭捏——在我把自己尚在创作中的小说的情节分享给朋友,或者请画师为小说人物作画的时候,如果被问起:是oc吗?为了节约口舌,我会说“是”,但凭心而论,我并不认为在上一个时代长大的我真的在“养一个oc"——最起码,我从来不会去想我的小说人物到底身高多少,体重多少;在被画师拷问之前,也从未主动为他们在外观上设定一个”锚点“。但当我真的试着学着oc家长们的做法,为角色设定”锚点“及种种细节的时候,他们好像真的变生动了。

----------
评论区不知道为什么回复不了有位朋友,所以我在这里补充一下啦:
评论区有朋友告诉我这是设圈和oc圈的差别,oc必须是自己设计的,不可以拿来交易;拿出去交易了就只能叫设不能叫oc了。这是一个重要补充!
我从直观上能理解其中差别,以及这种区分中所寄托的原创性的尊重。
但从实操层面这个事情就变得比较微妙:
很多人是没有进行完整的、可视化的人物形象设计的美术能力的,势必要借助专业美术工作者的帮助将其实现(比如拿着文字描述找一个画师帮忙画出来)。虽然是付费的,但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设计的已经是“我”的灵感+画师的落实,两个人的智慧。
这其中,还有一些人,受到经济能力限制没法自己心仪的画师进行第一手的设计,于是会选择去挑选一个心仪的“二手”设或者画师创作的空白设,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再设计(比如增删某些元素,改变配色等)……某种意义上也算自己参与设计了?参与设计的是前任创作者的灵感+画师的落实+“我”的迭代灵感,或者画师的灵感和落实+“我”的迭代灵感+(也许是别的)画师的再落实。同样也是两到三个人的智慧。
我可以想象对圈内人来说,这两者非常非常不一样,而从我的角度看只是一个个人参与创作比例的差别。在这两个话语里的“我”对于人物所投入的心血和金钱,我觉得也是都值得尊重的,只要她们愿意,将这个形象(及配套的故事)称之为自己的oc或者”孩子“我个人是觉得问题不大……
所以即使在一直都知道有设圈和oc圈的情况,也有养了一堆oc的朋友,但我在观念上一直是把这两个圈子归并的,根本很难意识到“啊这是两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0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生oc,你以后去了二次元都没人管你》
《一个创作者,只有真的生了oc才是真的创作者》
《你亲友都两年三个oc了,你不着急?》
《你不生oc,是因为你没想法吗》
《趁年轻有想法,赶紧多生几个oc,以后有的是时间建设》
《你生了oc你就知道了,你就会觉得oc哪哪都可爱,当了创作者都这样》
《你不生我不生,oc圈就要消失,二次元就要灭绝了》
《你不生oc,咱们家那些祖传的xp谁来继承》
《万一你oc有将来出息呢?》
《你看看你亲友的oc,又是立绘又是场景插,还有印象手链和印象曲,多招人疼啊?你不心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眼睛看。
A喜欢买车,B喜欢买鞋,C喜欢口红,D喜欢养oc,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和一不小心钱包饿瘪的可能性。
花自己的钱,养自己的娃,骂的是s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