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401|回复: 0

[分享] 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测和巴氏涂片检测的应用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6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摘要目的:比较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测和巴氏涂片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于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89例进行宫颈癌筛查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液基细胞学检测、巴氏涂片检测,以病例组织活检为准,比较两种检测效果。结果:病理组织检查宫颈癌共5例。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癌符合率60.00(3/5),巴氏涂片检查阳性符合率20.00%(1/5),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度(79.46%)高于巴氏涂片(58.1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筛查中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有着较好效果,可为宫颈癌诊断提供依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颈癌;液基细胞学;巴氏涂片检测;筛查;价值
宫颈癌是临床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其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已直接影响着女性身体健康[1-2]。根据流行性病学分析,全球每年约50万新发宫颈癌者,其病死率居女性肿瘤死亡率第2位[3]。因此,如何有效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现阶段,宫颈癌筛查技术有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巴氏细胞学检查,本文现比较两种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89例进行宫颈癌筛查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来源于我院自2021年4月-2022年4月,纳入标准:受检者均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会原则;临床资料较完整;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非孕期;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取材前3日性交、阴道冲洗者;腹腔包块者;阴道宫颈感染性疾病尚未治愈者;严重心肝肾功能性疾病者;精神异常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4.47±1.06)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2.11±0.51)次。
1.2方法
巴氏涂片检测方法:准备巴氏涂片、无菌棉球、阴道扩张器等检测仪器。在阴道内置入内窥镜,采用无菌棉球擦去宫颈表面的黏液、分泌物等,并将刮板置入宫颈,收集宫颈细胞,并将其涂抹在涂片上,重复以上操作,采用95%的酒精加以固定。再进行巴氏染色及固定后筛查。
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受检者应避开月经期,且确保无阴道感染。检查前3日无任何性生活、冲洗阴道、阴道上药等操作。采用无菌盐水棉球或者干棉球擦拭宫颈口的分泌物,并采用液基细胞学专用塑料软毛刷,软毛刷的前一部分置入到宫颈管内约1cm处,后一部分与宫颈外口接触,进行适刷,顺时针宣传5-8圈。收集宫颈管内、宫颈外口的脱落上皮细胞,采用专门刷后,将其装入到液基细胞保存液的容器之内,振荡洗净刷头的细胞后送检。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仪系统,分离及过滤标本中的粘液、炎症组织及血液,全自动巴氏染色,最后进行检查诊断。
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一次性窥器暴露受检者的宫颈,采用无菌盐水棉球擦拭宫口分泌物。低倍镜观察宫颈外形及颜色,再采用绿色滤镜观察血管形态。采用5%的冰醋酸液湿敷宫颈1分钟,使得宫颈上皮净化及肿胀,观察宫颈鳞状上皮、转化区颜色、血管及形态等,若有必要可采用1%的复方碘溶液涂抹宫颈,取宫颈活组织送检。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组织活检为准,分为正常宫颈上皮、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Ⅰ(CINⅠ)、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Ⅱ(CINⅡ)、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Ⅲ(CINⅢ)、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所筛查结果采用TBS分级系统,有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有高度病变倾向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低程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LSIL)、高程度病变的鳞状上皮细胞(HSIL)、鳞状上皮细胞癌变(SCC)。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阳性);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分析,对统计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巴氏涂片检查与病理组织活检符合率比较
见下表1、表2所示:病理组织检查宫颈癌共5例。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癌符合率60.00(3/5)。巴氏涂片检查宫颈癌符合率20.00%(1/5)。两组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巴氏涂片病理组织检查合计
正常CINⅠCINⅡCINⅢSCC
ASC871645253176
ASC-H981837181162
LSIL1001550191185
HSIL1022126100159
SCC011103
合计38771159725689
表2 巴氏涂片检查(%)
液基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检查合计
正常CINⅠCINⅡCINⅢSCC
ASC784556273209
ASC-H374724251134
LSIL463837311153
HSIL366171240192
SCC000101
合计1971961881075689
2.2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见下表3所示: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度高于巴氏涂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异度无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度
液基细胞学检查79.46100.00
巴氏涂片58.17100.0
X29.7330.788
P0.040.245
3、讨论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4]。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道,全世界宫颈癌发病率约每年50万,其病死率每年约23万,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5]。我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正在有计划的开展妇科疾病,尤其是对宫颈疾病的防治。现阶段,随着人们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20-29岁的女性宫颈癌者数量逐渐增多[6]。已有临床学者[7]通过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与女性性行为、生活方式、婚育状况、口服避孕药相关。因此,如何有效筛查宫颈癌是临床研究热点及重点。
  现阶段,临床应用较成熟的筛查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测、HPV检测、宫颈组织活检、阴道镜检查[8]。巴氏涂片是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常见方法,是规范化诊治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第一步。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最先于1941年巴氏发表了关于阴道涂片对诊断宫颈癌价值的论文,开创了新的筛查方法。该检查方法是一种简便及低廉的筛查宫颈癌的方法,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尤其偏远地区的基层医院[9]。但巴氏涂片有着较高假阳性率,可能是因为涂片质量较差,细胞高度重叠、黏液及血液过多,直接覆盖了不正常的细胞。随着新一批细胞制片技术及诊断技术的出现,巴氏涂片检查已逐渐被其他检查方法所取代[10]。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在采集细胞标本及玻璃片制备中,采用了严格的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将细胞转移到玻璃片上,形成2厘米的宫颈细胞视野,从而避免巴氏涂片出现的异常细胞丢失及受污染等问题,可提高制片质量及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的检出率[11]。此次数据调查显示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宫颈癌诊断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法,且敏感度略高于巴氏涂片法。但临床应注意,液基细胞学检查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检查技术,尤其在浸润性肿瘤疾病的诊断上,会出现假阴性率,单独采用该技术检查的假阴性率约为7%[12]。因此,临床对于可疑病例,需结合阴道镜等检查,进而提高宫颈癌筛查率。
综上所述,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液基细胞学筛查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法,但在临床中应结合其他检查技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周娜. 传统巴氏涂片法和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81):65-66.
[2]林梅英,李伟,程文德.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巴氏涂片法在中青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效能[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2):58-60.
[3]谢佩宏. 罗定市552例妇女宫颈癌筛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筛查结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1,45(14):1564-1566.
[4]Rai S , Gupta P , Singhal S , et al. A Study of Cervical Cytology in women with abnormal Cervix and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Papanicolaou Smear and Liquid-based Cytology[J]. IOSR Journal of Dental and Medical Sciences, 2021, 20(6):11-12.
[5]金海英.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100):564-565.
[6]杨永福,麻丽红. 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法和巴氏涂片法的诊断效果比较[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0,35(5):95-96.
[7]徐艳萍. 宫颈癌筛查中不同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2):35-3565.
[8]冯海佳,冯慧霞. 宫颈巴氏涂片与液基薄层技术对宫颈病变诊断效果比较[J]. 社区医学杂志,2020,18(9):652-655.
[9]王明芳. 比较宫颈癌筛查中TCT与巴氏细胞学的应用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178-179.
[10]任永琴.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妇儿健康导刊,2020,10(11):81-83.
[11]潘祥梅,王英华,骆文香. 三种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及诊断效能研究[J]. 当代医学,2019,25(14):7-9.
[12]夏玲,陈红艳.改良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安徽医学,2020,41(4):436-438.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556393311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