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514|回复: 0

[杂侃天下] 风险防控系列报道(三) 第三方服务破医疗设备维保困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临床工程分会医疗设备售后服务分委会成立大会上,上海昆亚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仁祥当选为首届医疗设备售后服务分委会主任。作为国内第一家第三方维修保养服务行业挂牌的企业,昆亚医疗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业内肯定。许仁祥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各项医改政策和市场环境利好,第三方医疗设备服务机构应力求满足医院越来越精细化的管理需求,弥补医院人力不足,帮助医院节约维保成本,让医疗机构可以轻装上阵,专注于医疗。

    医疗设备技术保障不足
    据悉,我国医学装备产业已经步入黄金发展时代,预计到2020年,国内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而其对应的售后服务市场空间难以估量。但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质量控制技术保障专委会主任委员严汉民表示,目前医疗设备种类多、数量大,新型医疗器械不断涌现,精加工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各种新科技手段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的设计研发中,导至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修难度越来越大。
    我国目前承担医院医疗设备售后维修保养服务的主要有三方:一是医院医学工程部门,二是厂家技术部门,还有就是第三方医疗设备服务公司。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目前很多医院的技术保障力量仍存在严重不足。国内一家器械维修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做前期市场调研时发现,医院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只有大约占医院总装备数20%的价值高昂的大型设备处于原厂维保和精心养护状态;另外80%的中小型设备分散于医院各处,管理难度大,管理不到位。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监管专业主任蒋海洪表示,医院作为医疗器械的使用方,重临床、轻工程的历史由来已久,往往忽视设备维修工程师队伍的组建和培养。一般设备维修都是委托给经营企业或生产厂家,医院设备处能维修的设备很少,或是能解决的故障问题十分有限。很多医院医学工程师流失严重,维修手段落后,医疗设备疏于维护保养,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和诊疗效果。
    为什么医院不愿首选原厂维修?“太贵!”上述业内人士直言,“一台设备购置回来以后,厂家承诺保修1年,第二年就要开始购买服务。对于医院来说,一些重要、大型设备,还有可能继续买服务;但一些中小型设备也花钱购买原厂维修是不太可能的。他们或者想办法自行维修,或者找第三方服务。”
    北京医院器材处处长蔡葵表示,目前医疗器械维修的价格没有参考依据,维修质量没有规范标准,一直是医疗机构比较无奈的问题。
    蒋海洪说:“有的高档设备1年的保修费高达180万元,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维修费1年就达上千万元,许多医院对于如此高昂的维修费用承受不了。”但机器坏了又不能不修,由此,催生出第三方维修服务领域。

    实现三方共赢任重道远
    2016年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建立医疗设备的通信协议、故障反馈、检测维护等环节的源代码开放制度,鼓励发展第三方专业维护保养、售后服务队伍”。
    2015年12月新三板上市的上海昆亚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就是面向全国大中型医院或医疗机构,提供医疗设备专业维保第三方服务。近两年,昆亚医疗通过自身实践,还提出“医院预防性设备托管服务”的概念,即以临床科室为中心,把巡检、维护、维修、质控做到前面,以前瞻性的思维进行预防性设备托管服务,有效降低管理难度,节省医疗机构开支。成功挂牌新三板后,昆亚医疗2016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72万元,同比增长52.27%。许仁祥曾表示,将继续完善服务体系,从单次技术维修到医院整体设备服务都能打包,并不断完善备件采购渠道及技术实力补充。
    对于第三方维修服务的前景,浩悦资本创始合伙人丁亚猛表示:“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和分级诊疗的落地,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对提升职能科室的专业化运营和降低营运成本均有强烈诉求。以第三方医疗设备服务为代表,将可标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第三方服务,发展为继第三方检验中心后的又一大医院外包业务。”
    蒋海洪表示,第三方医疗设备维修服务机构的出现,有利于打破原厂维修的技术垄断,为市场注入活力,赋予医院选择权和话语权。“但想要走得更稳更远,一定要在现行法规的约束下进行,如避免二手器械零部件的违法使用;第三方服务机构要形成自身的行业服务标准、规范,规范化经营,防止不合规操作的风险。”此外,目前对医疗设备售后服务的监管仍是空白,缺乏售后服务的管理办法和法规,是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蔡葵则表示,他本人很反对“要么不管,要么全管”的极端思路。医院自身管理力量的提升、设备厂商对高端设备的精细化维修和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的补充,三者应当并行不悖,才是理想的状态,并且形成一个专业化、高质量、多方参与的医疗器械维护组织是非常必要的。“不管原厂厂家,还是第三方机构,能帮助医疗机构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关键,而医院、医疗设备厂商、售后服务机构三方合作才能共赢”。从这一点来讲,可谓任重而道远。

(摘自中国医药报)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