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213|回复: 0

[仪器信息] 华大基因冲关上游垄断 推出国产物美价廉测序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083816vpjjsep3j9cccw93.jpg
  两年前全额收购纳斯达克 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以下简称“CG”),并在今年六月推出首款“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后,10月24日,华大基因推出另一款临床应用型测序仪--BGISEQ-500。

  据悉,BGISEQ-500的所有专利皆为华大基因自主研发,定价将比同类测序仪的价格低三分之一。目前该测序仪正在走临床注册流程,将于今年12月25日开始接受预定,并有望于2016年2月15日实现交付。

  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高级副总裁徐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华大以前在上游设备领域遇到很多瓶颈,当使用进口仪器应用到关键领域时,上游企业因与我们存在竞争而设置了很多壁垒。从长期来看,仪器和试剂会成为华大很主要的增长点。”
  华大基因由产业链的中下游走向上游设备市场,有着国外品牌垄断国内测序仪市场的无奈。不过,借着BGISEQ-500诞生的契机,华大基因也开启了新一轮布局——构建基因检测行业的生态系统,并最终应用于精准医疗、农业等领域。

  “这个测序仪也许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这个新时代的开启需要大家都能用得起、都能会用、都能用得着的仪器来支撑。这不光要解决中国的仪器设备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由此可以提出重大科研计划,推动以基因作为支撑的生命科学、生物产业甚至生命经济发展。”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进一步说道。

  测序仪国产化、价格低
  10月初,Revolocity测序系统迎来它的第三个客户——英国的癫痫协会。CG市场部副总监Suzanne Yokota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测序仪提供总体解决方案,包括最后的信息分析、数据挖掘。其主要定位是面向大型国家级研究中心,价格为一千两百万美元。

  而BGISEQ-500则是一款桌面化测序仪,适用于一般临床。资料显示,BGISEQ-500配备双芯片平台,可适配FCL和FCS两种芯片类型,通过不同设置可实现16种测序模式。此外,该测序仪的样品制备和测序操作都可通过配件自动完成,监控并记录实验全流程,实现一键测序。

  徐讯表示:“华大的两台测序仪完全能够取代市面上所有的测序仪。BGISEQ-500的优势是比传统的测序仪更快、精度更高。传统测序仪如果要实现BGISEQ-500的所有测序仪模式,至少需要三台不同的测序仪相结合。”

  据了解,BGISEQ-500 “物美价廉”的秘诀在于其零配件供应商大多为国内企业,同时采用并开发了不少先进技术:包括信号解读上采用DNA纳米球测序技术,能在20分钟内将DNA放大一千倍;信号检测上,将四种碱基转化成四种荧光,每发出一种荧光都可以被摄像机拍摄下来成为碱基信号,碱基信号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就可以成为序列,最终成为基因组;摄像机上,则是采用sCMOS技术,打造目前测序仪中性能最高的相机。

  “我们的硬件团队是由华大和CG的硬件团队整合而来。两个团队竞争和配合,CG在原创性、高端技术上做得更好,华大在速度上更快。” 徐讯向记者透露:“其实华大往上游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我们确实遇到了技术壁垒,比如最新的技术上游厂商不给你。这个限制现在依旧存在,可能还比以前更严重。”

  痛定思痛的华大基因选定了通过收购实现测序仪器国产化的路径,并在2013年完成对CG的全额收购。彼时,CG只是一家一百多人的小公司,还面对约5000万美元的负债。

  相比之下,其主要竞争对手Illumina早在华大基因斥资6亿元向其购买128台Hiseq2000测序仪之后,便稳坐行业龙头宝座。根据Genomeweb对2013度年全球测序仪器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数家美国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Illumina占据了全球测序仪器市场71%的份额,Life Technologies排名第二,分得16%的市场份额。

  “CG的产品质量是没问题的,实际上是CG逼迫同行把测序仪价格降到一千美元的水平,当时还打价格战。但是CG毕竟是一个小公司,没办法跟大公司长期竞争。华大的收购也是受到了重重阻碍,我们的竞争对手在报纸、公开场合上不断地影响美国政府,来阻挡我们的收购。”徐讯进一步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大基因进军上游设备市场的同时,Illumina 等上游设备生产商也在开拓下游服务链。不过,Suzanne Yokota 告诉记者:“他们主要的业务收入还是来自于测序仪。虽然他们也在试图走向下游,但是从其财报来看,并不是很成功。”

  高端制造掣肘
  除了华大基因通过收购布局上游,市场上还存在两种破除外资垄断上游设备市场的方式:第一种是本土企业联合外资基因检测设备生产商,采用贴牌的合作模式;第二种是完全自主研发、生产。

  贴牌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达安基因联合Life Technologies合资成立广州立菲达安诊断产品技术有限公司、贝瑞和康联合Illumina。

  达安基因副总经理程钢告诉记者:“我们跟外资企业合作,是有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的。质量只是我们的战术目标,合作之后我们可以按照医学的标准亲自把控生产环节、保证质量,审批上也比较方便。战略目标是通过合资之后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我们跟合资公司约定好了它必须注入知识产权,也可以开发新的技术。”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向记者表示,采用贴牌的方式,国内企业拿到的是授权,有固定的使用时间和范围,不能真正拥有专利。另外,该设备厂商后期研发的许多新技术也往往不在国内企业的受益范围内。

  而更为引人关注的国产测序仪领域,今年8月,中科紫鑫正式推出国内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序仪——BIGIS,成功解决了“读长较短”的技术难题。其成本是进口设备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耗材成本约为进口设备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即便如此,联合医学副总经理王艳平依旧认为:“目前市场上大都还是选择使用进口的设备。从检测结果上来看,也是进口设备的效果更好。另外,基因检测其实更多的花费是在耗材上,设备价格低廉的吸引力不是很大。”

  记者对比Hiseq2000、BGISEQ-500、BIGIS三款测序仪发现,在读长和通量(读长越长测序全覆盖所需的重复次数越少,通量越高测序速度越快)这两项主要指标上,Hiseq2000的性能最为综合,而Hiseq2000是Illumina在五年前推出的产品。

  读长方面,BIGIS测序仪的测序读长最高,为100~1000bp(bp指碱基对);HiSeq 2000 的测序读长为200 bp;BGISEQ-500的测序读长最长仅为100bp。而在通量方面,HiSeq 2000的测序通量为200 Gb;BGISEQ-500的FCL芯片通量为40-200GB,FCS芯片通量为8-40GB;BIGIS的测序通量仅为5~400Mb。

  徐讯直言,超级测序仪的很多核心部件也是全球采购。因为测序仪涉及到生化、光、电等不同领域,以光学为例,最尖端的光学产品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生产。

  “世界上能够做高通量成熟商业技术的,目前市面上也就三家,我们完全买不到技术。所以在做测序仪的时候,我们选择完全的自主研发。现在测序仪价格还不够低,我们希望测序仪能够在临床甚至是乡级诊所里面都能用得上,现在测序仪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我们还要持续研发。”徐讯进一步说道。

  生态系统构想
  高端制造已经成为华大基因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对CG并购整合,华大基因已掌握了部分生命科学领域高端工具的制造技术。而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做下游延伸,是华大基因目前正在探索的方向。

  “我们做测序仪,不是从商业短期收益的角度来考虑的,而是从解决华大发展当中的致命点去考虑的。如果没有CG的技术,我们怎样能够制定这个行业的标准,怎么样能够树立出临床诊断的标准,这其实跟华大其他业务是共生的。”徐讯说道。

  汪建亦表示:“希望以BGISEQ-500的问世为契机,建立起全国的精准医学联盟。”

  如今,华大基因这个构想也在付诸实践。10月22日,华大基因、阿里云、英特尔三巨头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共建首个定位精准医疗应用的云平台。

  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尹烨表示:“华大基因的BGI Online获得阿里云和英特尔的支持,并借助开放、协作、共赢的云环境,吸引更多用户和开发者使用华大提供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其提供创新驱动力。”

  资料显示,BGI Online是华大基因在今年4月发布的基因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此次合作,华大基因将在这一平台的基础上整合、收集各方资源,构建基因组学的数据中心和分析平台。并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公有云和混合云的解决方案。

  与之对应的,BGI Online也会吸引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和数据分析服务厂商,将他们的应用整合到公共平台中,最终打造成为类似苹果的App Store。

  记者了解到,未来BGI Online将成为一个基因数据分析的生态系统。由于华大基因的测序仪已经把具体应用的软件放入仪器里,用户接入之后,都能够直接使用华大基因在临床上已经被验证的结构程序和解读数据库,并直接产生数据解读报告。  

徐讯告诉记者:“对于其他同行来说,下游的市场会更大。但是对于华大来说,我们更想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最终实现精准医疗或者其他行业生态系统的打造。这个生态系统里面应该有很多人,而华大也有很多绝活,我们生物信息分析、数据挖掘能力,以及华大的品牌、技术实力。”

  另外,华大基因也会提供一个开放的接口,所有用户能基于华大基因的仪器,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数据解读和分析系统。

  而对于大家较为关注的数据安全问题,徐讯向记者表示:“我们在做内部商业项目的时候,可以做到内部安全的物理隔离。数据做完之后,华大没有备份。整个过程做得非常严谨、完全分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肖玫丽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