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阴性问题没那么简单 国家卫建委:结果阴性也可能感染
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在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明确指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
具体因素包括:样本质量差,比如口咽等部位的呼吸道样本;样本收集的过早或过晚;没有正确保存、运输和处理样本;技术本身存在的原因,如病毒变异、PCR抑制等。
近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表示,用核酸检测确诊是正确的,但还要看取材,绝大多数采样是取鼻和咽,如果采样不准确,会造成很大的结果差异。
同时钟南山还表示,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并没有媒体说的那么低。之前有媒体报道称,核酸检测的准确率只有30%-50%左右,有的甚至说只有20%-30%,其实核酸检测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核酸检测准确率不会这么低,但国内也确有患者检测4次都是阴性,第5次才是阳性的情况。
2月8日,浙江青田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称,51岁男性患者章某某,2月1日起连续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月7日第5次核酸检测呈阳性,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1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天津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在1月25日、1月28日共进行3次核酸检测,都为阴性,但是在1月30日的第四次检测中呈阳性。
检测四五次才能确诊,这些真的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太狡猾吗?
核酸检测是金标准,没有疑问
想知道为什么出现假阴性,就要知道核酸检测试剂盒如何检测新冠病毒。
根据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的SARS冠状病毒一样,由RNA核酸和蛋白等组成。RNA核酸由四种不同碱基排列而成,不同病毒的核酸碱基排列方式,就像发报的密电码,各有不同。
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