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众多企业纷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除了国内企业,众多外企,比如罗氏、赛默飞、丹纳赫、GE、飞利浦、西门子、美敦力、安捷伦、强生、碧迪、凯杰、德尔格……也纷纷出钱出力, 在此对所有做出贡献的企业表示敬意和感谢!
同时引用一下IVD行业品牌专家品牌张的评论: “在这次疫情中,理邦仪器、热景、明德、华大基因、万孚、透景、科华、硕世的整体公关是做的不错的,都在产品上交出了结果,态度上表明了决心,行动上做出了公益,这是所有关心疫情发展的人们最想看到企业的表现。”
文章里面提到了在此次疫情中的企业做出贡献的几个标准: 产品上交出结果, 态度上表明决心, 行动上做出公益。
仔细看下来会发现,大家都很努力,但是外企基本是捐钱捐物,在态度和行动上都值得称道,但是在新产品方面,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基本上没啥建树。除了罗氏诊断,还有赛默飞,基本上是国内企业唱独角戏。
罗氏诊断此次在产品方面应该说反应是比较迅速的。1月28号罗氏诊断消息,“在得知中国爆发疫情之时,罗氏诊断位于德国柏林的全球合作伙伴TIB Molbiol与欧洲的大型综合医院夏利特医院病毒研究所,率先在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官网公布了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案。”罗氏诊断这么大的公司,但是反应速度却一点不逊色于中小企业,怎能不让同行畏惧。赛默飞反应也还不错。1月22号赛默飞中国公众号消息,“赛默飞在总部还迅速成立了项目组,迅速投入研发适应的试剂盒,原型产品已设计定型,目前还在临床验证阶段。”
除了这两家,其他IVD外企在此次疫情的防控中,新产品方面并没有什么动作,这是为什么呢?
此次疫情,外企在新产品方面没有太大作为的原因,除去各种客观因素,星哥认为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代理人制度”的问题,外企里都是职业经理人,公司不是自己的。疫情爆发以后的新产品发布与否,对于你的KPI考核不会有太大影响,做的好还行,做的不好出了差错要担责。利弊权衡之下,不如捐钱捐物来的简单直接,省去好多麻烦。民企就不一样了,老板一声令下,下面各个部门马上进入一级动员状态。
外企看上去总是那么实力雄厚,难以逾越,产品质量稳定,学术推广能力强,专家关系维护到位,售后渠道完善,但是疫情一战告诉我们,看似强大的外企也有他们的软肋。在一些情况下,国内企业是完全有可能胜过他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