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418|回复: 0

[新标志物]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和AFU水平组合检测必要性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广泛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常见感染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复制程度的量化指标。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目前公认的诊断PHC的最好标志物,但由于AFP具有异质性的原因,灵敏度较低。α-L-岩藻糖苷酶(AFU)是1980年法国学者Deugnier从PHC患者血清发现异常升高诊断标志物,它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溶酶体和体液中,AFU参与岩藻糖类物质的分解代谢。杨晓虹等研究显示AFP与AFU组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AFU的酶活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肝脏损害程度亦有关,但在肝脏非癌性损伤中的报道并不多,本文就血清病毒含量与甲胎蛋白(AFP)和a-L-岩藻糖苷酶(AFU),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监测中的变化的关系作报告如下。
HBV-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型国内外都存在着争议,刘威等研究发现: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穿组织中检测HBV-DNA,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肝组织内HBV-DNA载量存在明显正相关,炎症轻、中、重度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张增荣也有研究证实:HBV-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型相关性不显著,HBsAg携带者血清HBV-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显著差别,提示这类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也应采取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否则由于隐匿性肝细胞损伤的不断积累,不经过慢性肝炎阶段,可直接向肝硬化或肝癌发展。AFP的临床价值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并非所有肝病患者的肝细胞都分泌,包括肝癌仍有30%~40%的患者,尤其是小细胞肝癌患者,AFP呈阴性或水平很低。张明珠等研究显示49%的乙型肝炎病人血清AFU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认为血清AFU活性测定,有助于乙肝病情发展的预测。本文研究中的表1也显示,随着HBV-DNA水平的升高,AFU和AFP在血液中的水平也升高,并且不同病毒量组的AFU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分别为0.003、0.001、0.000);而AFP的P值,除阴性组的P=0.05外,低病毒量组和高病毒量组P值分别为0.033、0.008,具有统计学差异。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活跃的病毒复制导肝致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是启动或激发肝组织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金宏慧等临床研究证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损伤程度与HBV-DNA水平和AFU活性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肝组织炎症程度的指标。
本研究也显示:高病毒量组,其AFU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病毒量组和阴性组。血清AFU升高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肝细胞坏死使溶酶体大量释放入血;(2)发生炎性改变的肝细胞合成糖苷酶的功能亢进;(3)发生炎性改变的肝细胞可能分泌某种抑制因子,抑制了对其的清除能力或释放某些刺激因子,促进本身的合成增加;(4)变性坏死的肝细胞可使摄取和清除糖苷酶的能力减低。本研究结果表2也显示:随着HBV-DNA病毒复制量的升高,AFP与AFU的阳性比例也随之上升,并且阴性组和高病毒组AFU水平上升的比例均高于AFP,但是低病毒组上升的比例却低于AFP。这与相关的文献报道不太符合,笔者推断可能为样本量局限所致,也提示我们需要继续这方面的深层研究。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等疾病,并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综合本文的分析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尤其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定期进行病毒含量检测评估病毒的复制状况的同时,进行AFU和AFP水平组合检测发现肝组织的损害程度及演变过程,是必要的。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