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离子通道激活示例乙酰胆碱受体(绿色)在质膜中形成门控离子通道。这种受体是一种带有水孔的膜蛋白,这意味着它允许可溶性物质在打开时穿过质膜。当没有外部信号存在时,孔隙关闭(中心)。当乙酰胆碱分子(蓝色)与受体结合时,会触发构象变化,打开水孔并允许离子(红色)流入细胞。
在未刺激的细胞中,G alpha(橙色圆圈)的状态由其与 GDP、G beta-gamma(紫色圆圈)和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浅绿色环)的相互作用来定义。在受体被称为激动剂的配体刺激后,受体的状态发生变化。G alpha 从受体和 G beta-gamma 解离,GTP 与结合的 GDP 交换,这导致 G alpha 激活。G alpha 然后继续激活细胞中的其他分子。
G 蛋白偶联受体 (GPCR) 信号通路。 人类 GPCR 是七次跨膜受体蛋白,分为六类(A、B1、B2、C、F 和 Taste2)。它们接收来自各种刺激物(激素、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等)的信号,并通过胞质溶胶中的 G 蛋白转导信号。G 蛋白由三个亚基(α、β 和 γ)组成,通过通过 α 和 γ 亚基结合而锚定在质膜中,而 GPCR 通过 α 亚基结合 G 蛋白。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Gα 亚基结合 ADP 并且处于非活动状态。然而,在激活后,α 亚基结合 ATP 并与 β 和 γ 亚基解离。有四种不同类型的 Gα 亚基(Gαs、Gαi/o、Gαq/11 和 Gα12/13),它们进一步将信号传递到下游目标,最终导致基因转录。解离的 Gβ-Gγ 二聚体也参与各种下游信号通路。在癌症中,GPCR 信号被改变,导致参与癌细胞存活和进展的基因被激活。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