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UID
Email
密码
记住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辅助访问
收藏本站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社区
资讯
会议
市场
产品
问答
数据
专题
帮助
签到
每日签到
企业联盟
人才基地
独立实验室
产业园区
投资机构
检验科
招标动态
供给发布
同行交流
悬赏任务
共享资源
VIP资源
百科词条
互动话题
导读
动态
广播
淘贴
法规政策
市场营销
创业投资
会议信息
企业新闻
新品介绍
体系交流
注册交流
临床交流
同行交流
技术杂谈
检验杂谈
今日桔说
共享资源
VIP专区
企业联盟
投资机构
产业园区
业务合作
投稿通道
升级会员
联系我们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小桔灯网
»
社区
›
B、注册认证区
›
NMPA体系考核
›
“破五唯”后的新困境:高校评价体系如何从“唯论文”走 ...
图文播报
2025庆【网站十二周
2024庆中秋、迎国庆
2024庆【网站十一周
2023庆【网站十周年
2022庆【网站九周年
2021庆中秋、迎国庆
返回列表
查看:
4443
|
回复:
0
[分享]
“破五唯”后的新困境:高校评价体系如何从“唯论文”走向“唯纵向”
[复制链接]
Rose
Rose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5-2-2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破五唯”后的新困境:高校评价体系如何从“唯论文”走向“唯纵向”
国家提出教育评价改革的“破五唯”方针,即不再单纯以“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作为评价标准。然而,在实际执行中,许多高校在实行“非升即走”政策时,依然对新入职教师设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不仅要求发表高质量的论文,还必须获得国家级纵向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这成为新教师能否留任的必要条件。
https://u.wechat.com/MHqkB1a4tQMTcikbrXiVf7s (二维码自动识别)
对于已获得长聘或在编的教师,压力也并未减轻。许多学院规定,教师若在研项目中没有国家级课题,并且当年没有申报国家级课题项目,则会被视为考核不合格,直接影响当年的绩效评价。这一政策使得国家级课题成为晋升的重要门槛,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过去相比,以前评定职称时,依靠论文发表便能顺利晋升教授,而如今,即使是最低级的讲师晋升副教授,通常也被要求承担或申报国家级课题。
此外,国内高校对于课题申报的强制要求,对海归、港澳台学者和外籍学者而言并不友好。这些学者往往不习惯国内这种“双重压力”——既要不断发表论文,又要撰写课题申报材料。特别是许多引进的海外学者主要发表英文论文,适应国内科研环境的压力更大。
在“破五唯”改革后,许多高校从单纯关注论文数量转向以国家级纵向课题为主的考核方式,这种转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讨论:
1. 考核标准的“单一化”问题依旧存在
在“唯论文”导向下,研究人员的学术成果主要通过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来衡量。尽管这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衡量学术水平,但也导致了部分研究者将精力集中在“刷”论文上,忽视了科研质量和创新性。
改革后的“唯纵向论”则将国家级课题作为核心指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低质量、重复性论文的泛滥。然而,纵向课题的获取并非仅凭学术能力,申请成功率也受资源倾斜、领域热点等外在因素影响。因此,这种考核方式虽有所改变,却仍然是另一种“单一标准”的变体,难以全面反映学者的真实科研实力。
2. 课题申请过度竞争,影响学术创新
高校对于国家级课题的重视导致学者在课题申请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优先选择那些更容易获得资助的热门研究方向。这种现象可能进一步强化“扎堆”现象,使得一些基础性、冷门或创新性强的研究无法获得支持。
在高强度的课题申请压力下,学者们被迫不断调整研究方向,以迎合资助方的偏好,削弱了独立探索和创新的动力。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整体科研创新的活力,使科研生态趋于保守化。
3. 纵向课题并非唯一科研价值的体现
纵向课题固然是科研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但并非唯一衡量标准。一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跨学科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或地方性科研项目,同样能够产生实际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忽视这些非纵向课题的价值,可能会影响高校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对于一些人文学科或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国家级纵向课题的支持较少,强制性地要求国家级课题,会造成学科间的不公平,甚至影响相关学科的发展。
4. 青年学者面临更大压力
对青年学者而言,纵向课题的申请难度大,竞争激烈,年轻教师在没有充足科研资源和成果积累的情况下,很难与资深学者竞争。这种情况使得青年教师的考核压力加剧,可能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科研积极性。
特别是在“非升即走”制度下,许多高校要求新入职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获得国家级课题,否则面临离职风险,这对青年教师尤为严苛。这种考核机制可能带来“高淘汰率”,导致青年科研人员在入职初期即承受过大压力,甚至可能阻碍一部分优秀人才的成长。
5. 评价多元化改革的必要性
科研考核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是“破五唯”政策的核心初衷。单一的考核指标无法全面衡量学术水平,高校可以尝试综合考量学术影响力、教学贡献、科研成果的实际效益等因素,并根据学科特点量身定制考核指标。
一些高校已经在探索不同的评价模式,例如对应用性较强的研究以成果转化和社会影响力作为考核指标,对基础学科则重视理论创新和学术贡献。这种灵活的考核方式有助于鼓励学者发挥自身优势,从而推动整体学术生态的良性发展。
6. 应鼓励高校和科研人员注重科研质量和实际影响
不论是论文数量还是纵向课题,都只是科研质量的外在指标。高校应该鼓励研究人员重视科研工作的质量和社会影响,而不仅仅是围绕考核标准“打分”。对于科研成果的考核可以更注重创新性、应用价值以及对学术界和社会的实际贡献。
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鼓励形成更开放的评价标准,例如对于做出创新突破的研究成果予以优先认可,对于社会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也提供更多激励,最终促使科研回归其创新与服务社会的本质目标。
综上所述,“破五唯”后的“唯纵向论”虽然是为提高科研质量的一种尝试,但如果不进行多元化考核改革,单一标准仍可能制约科研的多样性和创新力。要真正推动科研生态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更为灵活、包容的评价体系,以便各类学者都能充分发挥所长,服务于学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整体目标。
https://u.wechat.com/MHqkB1a4tQMTcikbrXiVf7s (二维码自动识别)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8605792263
楼主热帖
小桔灯网业务合作须知!
如何注册小桔灯网VIP会员?
23andMe 因客户数据问题正接受国会调查,已申请破产,这起到了哪些警示作用?
[
科学研究
]
边缘检测能实现区域分割吗?
[
临检实验室(ICL)
]
Camelyon Challenge: 癌症细胞区域检测竞赛
[
临检实验室(ICL)
]
关于“全国各地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改革”这事,看看DeepSeek怎么说?
[
临检实验室(ICL)
]
请问,培养基国内的品牌哪家质量比较好?
[
培养基技术
]
经常大量出汗,需要注意补充什么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仪
]
当精准医疗的算法决策与临床经验的个体化判断产生冲突时,如何在循证医学框架下重构医学叙事的人文维度?
[
液体活检技术
]
本人医疗器械专业,目前在国药实习,想问一下业内人士关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目前的排名及那几个厂家比较好?
[
生化仪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官方推荐
/3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参与交流!
网站定期开展行业相关话题互动交流活动!对认真参与讨论的桔友将有金桔奖励!欢迎参与。
查看 »
IVD业界薪资调查(月薪/税前)
长期活动,投票后可见结果!看看咱们这个行业个人的前景如何。请热爱行业的桔友们积极参与!
查看 »
小桔灯网视频号开通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视频号!
查看 »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业务合作
-
投稿通道
-
友链申请
-
手机版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08-2024
小桔灯网
(https://www.iivd.net)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宇翼科技
浙ICP备18026348号-2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599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