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直径为42nm的包膜病毒,属肝DNA病毒科。HBV感染的潜伏期为6~24周,感染后可产生广泛的疾病谱,包括亚临床感染、急性自限性肝炎和急性重型肝炎。此外,人感染HBV后可能形成慢性感染(血清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并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感染HBV后,约90%的成人和10%的新生儿可以清除体内HBV并完全恢复。感染HBV的年龄是导致慢性转归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围产期慢性转归率为80~90%,6岁以下慢性转归率约30%,6岁后慢性转归率为5~10%。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至少有20亿感染过HBV,其中3.6亿人为慢性HBV携带者且高流行区多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乙型肝炎主要通过与被感染的人的血和其他体液的接触传染,一般病毒通过皮肤上的伤口或粘膜进入体内。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是一种重要的包膜蛋白,在检测和诊断HBV感染中,HBsAg是一个重要的血清指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 HBsAb)能够中和HBV,在对HBV感染中提供保护作用,HBsAb阳性表示既往感染或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