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Mp)简介: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可占到所有肺炎病例的20~30% 流行状况:Mp感染可发生在一年中的任何季节,没有明显的季节流行特征。支原体肺炎同时具有地方性和周期流行性的特点,流行周期一般为3~7年,在流行的高峰时,其发病率可达到肺炎总发病率的70~80%,为5~19岁儿童和年轻人,但近年来发现65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生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有15%是Mp引起的,且5岁以下的婴幼儿也可发生感染。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1~2004年1088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Mp感染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
临床疾病相关性: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气管炎。起病较慢,病程长,有头疼、发热、咽喉疼痛、不适以及最典型的干咳等症状.约15%的感染者没有临床症状。5~10%会发展成为肺炎,但死亡率不高。严重时会引起肺外并发症(累及神经、心脏、关节、红细胞等)。对仅有上呼吸道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不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虽然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仍应进行抗生素治疗以缩短病程并减少其传染性在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未完全确定时,可以采取一些经验用药,对Mp有效的药物也能覆盖一些其他病原体(非病毒类)。 抗生素的使用:首选为大环内酯类,也可选用四环素类(老年人)和喹诺酮类。Mp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耐药,磺胺类对Mp也没有作用。抗生素使用一般应持续7~10天,但口服用药延长至14~21天也是合适的。除使用抗生素外,还应采取一些对症治疗措施(止咳药、退烧药、止痛剂等) 检测方法: 肺炎支原体的免疫性: 人类对Mp无先天免疫性,尚无可实际应用的有效疫苗,感染后也不能产生完全的保护性免疫 IgM抗体:是Mp的特异性抗体,在发病后不久即可出现升高,1~4周内达到峰值,然后在几个月内逐渐下降到没有临床意义的水平。急性感染后IgM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个体中差异较大。儿童的IgM反应一般强于成人,约50%的成人患者无法在Mp感染后测到IgM的升高 IgG抗体:出现时间晚于IgM,5周左右达到峰值,上升速度较慢且在体内的持续时间较长(4年左右),但在感染数月后就会下降到较低水平。有些儿童无法测得明显的IgG反应 IgA抗体:特异性IgA的免疫反应与IgM类似,但其在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中的反应水平更高
血清学试验方法: 1.明胶颗粒凝集法(PA) 检测特异性抗体含量,包括IgM 、IgG和IgA抗体。 通过抗体滴度方式报告抗体结果,滴度越高提示新近感染可能性越大。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分开检测IgM、IgG,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单次测定IgM 阳性可基本判定肺炎支原体新近感染因为:IgM阴性时无法排除感染的可能性。IgG一般须进行间隔2周以上的双份血清测定,有4倍以上滴度上升时可做出肺炎支原体新近感染的诊断。 3.金标快速检测: 优点:快速 缺点: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不高,只能定性 4.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缺点:需荧光显微镜,主观性强,缺乏标准,且操作麻烦;只能定性检测; (金标法与IFA法都只能检测IgM抗体,阳性可以判定为现症感染,阴性不能排除诊断。)
|